林间录
书名《林间录》
作者
版本二卷、《后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林间录》·二卷、《后集》·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释惠洪撰。晁公武《读书志》称是书所记皆高僧嘉言善行,然多订赞宁高僧传诸书之讹,又往往自立议论,发明禅理,不尽叙录旧事也。前有大观元年谢逸序,称惠洪与林间胜士抵掌清谈,每得一事,随即录之。本明上人以其所录析为上、下二帙,刻之於版。是其书乃惠洪劄记,而本明为之编次者。《文献通考》作四卷,以原序上下二帙之语证之,殆《通考》字误欤。《后集》一卷,载惠洪所作赞偈铭三十一首,渔父词六首。逸序未言及之,不知何人所附入也。惠洪颇有诗名,其所著作,多援引黄庭坚诸人为重。然喜游公卿间,初以医术交结张商英,复往来郭天信之门。政和元年,张、郭得罪,遂连坐决配朱厓。又吴曾《能改斋漫录》记其作上元宿岳麓寺诗有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乡心未到家句,为蔡卞之妻所讥,有浪子和尚之目。则既役志於繁华,又溺情於绮语,於释门戒律,实未精严,在彼教中未必据为法器。又书中载杜衍、张咏同居睢阳事,晁公武《读书志》尝辨其疏,胡应麟《笔丛》亦称其载杜衍呼张咏为安道,安道乃张方平字,非咏之字,益证其所记之诬。盖与所作《冷斋夜话》同一喜作妄语。然所作石门文字禅,释家收入大藏,又普济《五灯会元》亦多采此书,盖惠洪虽僧律多疏,而聪明特绝,故於禅宗微义,能得悟门。又素擅词华,工於润色,所述释门典故,皆斐然可观,亦殊胜粗鄙之语录。在佛氏书中,固犹为有益文章者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契丹國志二十七卷 聲調三譜十四卷 [光緒]重修通渭縣新志十二卷首一卷補遺一卷 賡縵堂詩集四卷文集一卷 捕蝗彙編四卷 大清搢紳全書(光緒三十二年)附中樞備覽二卷 印度新志一卷 花間楹帖十卷 麻科活人全書四卷 冶梅梅譜不分卷 匵慧山房詩集四卷 訓蒙四字經讀本二卷龍文鞭影二卷 二十四史 禎祥集慶 彙編古今大家應酬文翰十二卷 西藏碑文 揚子法言十三卷音義一卷 皇極經世緒言九卷首二卷 載詠樓重鐫硃批孟子二卷 漁洋山人古詩選三十二卷 溪詩話十卷 伊川擊壤集二十卷補遺一卷 [康熙]江寧府志四十卷 内科證治歌括不分卷 學治臆說四卷續說一卷說贅一卷 迴瀾紀要二卷 理學辨似一卷 湘軍記二十卷 勸學篇二卷 祁門奇峰鄭氏本宗譜四卷 續同書二十四卷 養知書屋文集二十八卷詩集十五卷 左通補釋三十二卷 皇朝通志一百二十六卷 支那史要六卷附表三種 博通例覽三十卷續編三十卷 文字發凡十卷 仙拈集四卷 [道光]汾陽縣志十四卷首一卷 景德鎮陶錄十卷 昭昧詹言十卷續昭昧詹言八卷昭昧詹言續錄二卷 述學内篇三卷補遺一卷外篇一卷别錄一卷 [光緒]邢臺縣志八卷首一卷 周子全書二十二卷首一卷 西湖緣圖詠四卷 後村居士詩二十卷 楚辭燈四卷 歷代史纂左編一百四十二卷 製羼金法二卷 虞初新志二十卷 遼史一百十五卷 銀錢檔 唐張中丞事實集錄三卷 說文字原韵表二卷 疇人傳三編七卷 峭帆樓叢書 重刊補註洗冤錄集證五卷 載之詩存 大乘起信論疏記會本六卷 原富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