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麈前录
书名《挥麈前录》
作者
版本四卷、《后录》十一卷、《第三录》三卷、《馀话》二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挥麈前录》·四卷、《后录》·十一卷、《第三录》·三卷、《馀话》·二卷(河南巡抚采进本)

宋王明清撰。明清字仲言,汝阴人。庆元中寓居嘉兴。《书录解题》称其官曰朝请大夫,《宋诗纪事》则曰泰州倅,未详孰是也。是编皆其劄记之文。前录为乾道丙戌,奉亲会稽时所纪,多国史中未见事。自跋谓记忆残阙,以补《册府》之遗是也。末附沙随程迥、临汝郭九惠二跋,李垕一简,及庆元二年实录院移取《挥麈录》牒交二道。后录为绍熙甲寅,武林官舍中所纪,有海陵王禹锡跋。《第三录》为庆元初请外时所纪,於高宗东狩事独详。馀话兼及诗文碑铭,补前三录所未备,有浚仪赵不譾跋。晁公武《读书志》云,总二十三卷。今止二十卷。《文献通考》云,《前录》三卷。今四卷。《后录》自跋云,厘为六卷。今多五卷。盖久经后人分并,故卷帙不齐如此。明清为王铚之子,曾纡之外孙,纡为曾布第十子,故是录於布多溢美。其记王安石殁,有神人幢盖来迎,而於米芾极其丑诋,尤不免轩轾之词。赵彦卫《云麓漫抄》尝议其载张耆宴侍从诸臣事,为不近事理,王士祯《古夫于亭杂录》亦议其载岁祀黄巢墓事,为不经之谈。然明清为中原旧族,多识旧闻。要其所载,较委巷流传之小说,终有依据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漸江先生江公傳行狀墓志銘一卷 小學六卷 長安志圖三卷 六書辨通五卷六書例解一卷六書雜說一卷八分書辨一卷 訓俗遺規四卷 武林舊事十卷附錄一卷 [嘉慶]新修浦城縣志四十卷首一卷 五代史七十四卷 增定玉壺冰二卷補一卷 六朝文絜四卷 經鉏堂雜志八卷 [乾隆]介休縣志十四卷 山海經傳十八卷 西堂雜俎三集二十四卷于京集五卷剩稿三卷秋夢錄一卷小草一卷右北平集一卷看雲草堂集八卷述祖詩一卷哀絃集一卷擬明史樂府一卷外國竹枝詞一卷百末詞六卷性理吟一卷 稽古尊聞八卷 楊忠愍公集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玉泉子一卷 廣西輿地全圖二卷 策府統宗六十五卷目錄一卷 宸垣識餘一卷 [康熙]霍邱縣志十卷 素問靈樞類纂約註三卷 御定全唐詩録一百卷 韻紫軒謎錄一卷 指月錄三十二卷 史姓韻編六十四卷 相臺五經五種 滄溟先生集三十卷附錄一卷 陝刻書籍一百種 養蒙書九種附二種 [光緒]内江縣志十五卷首一卷 文選六十卷 牧齋全集初學集一百十卷有學集五十卷補遺二卷投筆集一卷 梧笙唱和初集二卷 筠心閣吟稿 晉略本紀六卷表五卷列傳三十六卷圖傳十一卷彙傳十卷序目一卷 [康熙]鉛山縣志八卷 四書典制類聯音注三十三卷 述古齋幼科新書六卷 柳南文鈔六卷詩鈔十卷 [乾隆]龍溪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明詩綜一百卷 犢山詩稿四卷漳州府知府梁溪周君墓誌銘 梧笙唱和初集二卷 少室山房集六十四卷 新鐫許真君玉匣記增補諸家選擇日用通書六卷 嘉樹山房集二十卷外集二卷續集二卷 汴洛鐵路比商借款條議 徐種緣湖山小隱一卷 大清宣統四年歲次壬子時憲書 學強恕齋筆算十卷 寰宇貞石圖五卷 司空表聖文集十卷 [欽定]詩經傳說彚纂二十一卷首二卷 奏准天津新議各國通商條款 晏子春秋二卷 靄樓逸志六卷 歸震川先生全集 禹貢會箋十二卷山水總目一卷圖一卷 張氏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