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语林
书名《唐语林》
作者
版本八卷(永乐大典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唐语林》·八卷(永乐大典本)

宋王谠撰。陈振孙《书录解题》云,长安王谠正甫,以唐小说五十家,仿《世说》分三十五门,又益十七门为五十二门。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未详撰人,效《世说》体,分门记唐世名言,新增嗜好等十七门,馀皆仍旧。马端临《经籍考》引陈氏之言,入小说家。又引晁氏之言入杂家。两门互见,实一书也。惟陈氏作八卷,晁氏作十卷,其数不合。然陈氏又云《馆阁书目》十一卷,阙记事以下十五门,另一本亦止八卷,而门目皆不阙。盖传写分并,故两本不同耳。谠之名不见史传。考书中裴佶一条,佶字空格,注云御名。宋惟徽宗讳佶,则谠为崇宁大观间人矣。是书虽仿《世说》,而所纪典章故实,嘉言懿行,多与正史相发明。视刘义庆之专尚清谈者不同。且所采诸书,存者亦少,其裒集之功,尤不可没。明以来刊本久佚,故明谢肇淛《五杂俎》引杨慎语,谓《语林》罕传,人亦鲜知。惟武英殿书库所藏,有明嘉靖初桐城齐之鸾所刻残本。分为上、下二卷,自德行至贤媛止十八门。前有之鸾自序,称所得非善本,其字画漫漶,篇次错乱,几不可读。今以《永乐大典》所载,参互校订,删其重复,增多四百馀条。又得原序目一篇,载所采书名及门类总目,当日体例,尚可考见其梗概。惟是《永乐大典》各条散於逐韵之下,其本来门目,难以臆求,谨略以时代为次,补於刻本之后,无时代者又后之,共为四卷。又刻本上、下二卷,篇页过繁,今每卷各析为二,仍为八卷,以还其旧。此书久无校本,讹脱甚众,文义往往难通,谨取新、旧唐书及诸家说部,一一详为勘正。其必不可知者,则姑仍原本,庶不失阙疑之义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白虎通德論四卷 壹齋集四十卷 [雍正]江西通志一百六十二卷首三卷 堯峯文鈔詩十卷文四十卷 知聖道齋書目八卷 南軒先生文集四十四卷 琴學入門二卷 國朝駢體正宗十二卷 治浙成規八卷 西清古鑑四十卷錢録十六卷 三統術衍三卷 施鳳橋稿不分卷 四史 紅竹山房文稿十二卷 孫子十家註十三卷 琴東野屋集十二卷 晏子春秋七卷 粵軺集四卷 隷篇十五卷續十五卷再續十五卷 列子八卷 明八家文選八種 方正學先生遜志齋集二十四卷拾補一卷 國朝尚友錄八卷 獨學廬全稿七種 重刊宋文憲公集三十卷 陳眉公重訂野客叢書十二卷附錄一卷 重訂事類賦三十卷 盤谷集五卷 張陸二先生批評戰國策抄四卷 五經類編二十八卷 尚書古文證疑四卷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 劍南詩鈔六卷 思辨錄疑義一卷 四照堂詩集十五卷 繡像梁祝因緣大雙蝴蝶全傳二卷三十回 學庸詳解四卷 古唐詩合解十六卷 曝書亭集八十卷附録一卷 宋赭南先生文論不分卷 攷正增廣詩韻全璧五卷 式訓堂叢書四十一種 浙江採集遺書總錄十卷 增補大生要旨五卷 華海堂詩八卷 詩巢六君子遺象一卷 漢魏碑刻紀存一卷 明鑑二十四卷 良貴堂文鈔不分卷 漢學諧聲二十四卷說文補考一卷說文又考一卷 二十二子(二十二子彙函) 炎徼記聞四卷 爨龍顏碑 廣事類賦四十卷 心日齋十六家詞錄二卷 奏定憲政編查館辦事章程一卷 西國名菜嘉花論一卷 燕臺樂府題名集一卷 玉歷鈔傳警世一卷附金剛經因果實録一卷敬竈祀斯一卷 板橋集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