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孔六帖
书名《白孔六帖》
作者
版本一百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白孔六帖》·一百卷(内府藏本)

案《文献通考》,《六帖》三十卷,唐白居易撰。《后六帖》三十卷,宋知抚州孔传撰。合两书计之,总为六十卷。此本编两书为一书,不知何人之所合。又作一百卷,亦不知何人之所分。考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六帖新书》出於东鲁兵燹之馀,南北隔绝,其本不传於江左,使学者弗获增益闻见。则南渡之初尚无传本。王应麟《玉海》始称孔传亦有《六帖》,今合为一书。则并於南宋之末矣。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载白氏《六帖》有元祐五年博平王安世序,此本佚之。卷首所冠韩驹序,则专为孔传续书作也。杨亿《谈苑》曰: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十,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抄录成书。故所记时代,多无次序。《唐志》称其书为《白氏经史事类六帖》,盖其别名。程大昌《演繁露》称唐开元中举行科试之法,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惟开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视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六帖》之名所由起,取中帖多者名其书也。然此书杂采成语故实,备词藻之用,与进士帖经绝不相涉,莫详其取义之所在。大昌所说,殆亦以意附会欤?其体例与《北堂书钞》同,而割裂饾飣,又出其下。《资暇集》摘其误引朱博乌集事。《南部新书》摘其误引陶潜五柳事,《东皋杂录》摘其误引鸟鸣嘤嘤事,《学林就正》摘其误引毛宝放龟事。然所徵引,究皆唐以前书。坠简遗文,往往而在,要未为无裨考证也。《容斋随笔》又称俗传浅妄书如《云仙散录》之类,皆绝可笑。孔传《续六帖》悉载其中事,自秽其书。然《复斋漫录》(案:《复斋漫录》今已佚,此条见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所引。)称东鲁孔传字圣传,先圣之裔,而中丞道辅之孙也。为人博学多闻。取唐以来至於吾宋,诗颂铭赞,奇编奥录,穷力讨论,纤芥不遗。撮其枢要,区分汇聚有益於世者,续唐白居易《六帖》谓之《六帖新书》。韩子苍为篇引,以为孔侯之书,如富家之储材,榱栋枅栱,云委山积,匠者得之,应手不穷,其用岂小云云。则宋人亦颇重其书矣。《玉海》引《中兴书目》称居易采经传百家之语,摘其英华,以类分门,悉注所出卷帙名氏於其下。晁公武《读书志》则称居易原本,不载所出书,曾祖父秘阁公为之注,行於世。其说不同。然公武述其家事,当必不误。且《玉海》又引《中兴书目》,称白居易以天地事分门类为声偶,而不载所出。其说亦自相矛盾。盖当代所行,原有已注出处之本,又有未注出处之本,应麟各随所见书之耳。此本注颇简略,亦不题注者姓中,其即晁公所注与否不可复考。今亦仍原本录之,不更增题名氏焉。居易始末,具《唐书》本传。传有《东家杂记》,已著录。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舊唐書:200卷 李氏五種 鄒縣志:[康熙]:3卷 長安獲古編:2卷 於潛令樓公進耕織二圖詩:附錄 四書評 劉賓客文集:30卷,外集10卷 香聞遺集:4卷 榖城縣志:[同治]:8卷 幼主詔書 晉史草:一卷 左氏傳說:20卷 滹南詩話:3卷 小倉山房尺牘:10卷 貧士傳:2卷 營造法式:34卷 草間日記:一卷 肥城縣志:10卷,卷首1卷 魏氏家乘:[柏鄉]:初集2卷,二集4卷 道書十二種 逸民史:22卷 元詩紀事:45卷 年譜:一卷 酌中志:24卷 網目志疑:一卷 香南雪北詞:1卷 嘉定州志:[康熙]:5卷 帕米爾圖說:1卷 羅衫記:二卷 書畫題跋:3卷,續3卷 前塵夢影錄:2卷 封邱縣志:九卷 楚辭補注:17卷 續古文苑:20卷 亭林先生遺書彙輯 勝朝粵東遺民錄:4卷,補遺1卷,附1卷 譚子雕蟲:2卷 羯鼓錄:一卷 天嬰室叢稿:九卷 晉略:66卷 晉畧:65卷 中興名臣事略:8卷 西州志:殘卷 論摺彙存 關尹子:一卷 夢悟:1卷 麟遊縣志:5卷 詩詞雜俎續編:10種 欽縣誌:[民國]:16卷,首1卷 五經要義:1卷 五臺新志:[光緒]:4卷,首1卷 漢書地理志校注:2卷 遨遊回疆記略 三藩紀事本末:4卷 漢官儀:3卷 乳源縣志:12卷 兩京遺編 爾雅圖:4卷 盛京故宮書畫錄 楊太後宮詞:1卷 
 

国学大师APP下载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