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塘日录
书名《瞿塘日录》
作者
版本十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瞿塘日录》·十二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

明来知德撰。知德有《瞿塘易注》,已著录。是编分内篇七卷,外篇五卷。内篇分十五种。一曰弄圆篇,作一大圈,虚其中以象无极,外围则用陈敷文所传蜀中太极图形,以黑白互包,象阴阳递相消长,而以人事世运绕圈旋转而注之。二曰河图洛书论,皆其《易》说之绪馀。三曰格物诸图,大旨以论语三戒为三欲,务格而正之。四曰大学古本。不取朱子之说,亦不取王守仁之说,大旨以明德为五伦,以明明德为明人伦,以亲民为亲亲而仁民,归本於修身,而以格物为克己。犹然格去物欲之说也。五曰入圣工夫字义,其体例略如陈淳《北溪字义》,但立说不同耳。六曰省觉录,皆讲学之语。七曰孔子谨言工夫,以《论语》四十条联贯其文,分为八段。其首一段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末一段云,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夫我则不暇,始吾於人也,谁毁谁誉。今吾於人也,慎言其馀,言思忠,非礼勿言,似不能言者,时然后言,言必有中。其大概可以想见矣。八曰省事录,与省觉录相近,但彼多讲学,此多论事耳。九曰九善榻记。十曰四箴。十一曰谕俗俚语。十二曰革丧葬之俗,并有录无书,殆此本偶佚欤。十三曰理学辨疑,所论皆阴阳天象之事,纯以臆断。如论昼夜长短不以南北至为度,而谓冬至一阳生,阳气主升,则日随而高,夏至一阴生,阴气主沈,则日随而低。论日月谓如一镜在桌上,一镜在桌下,如何月能受日之光。论交食谓日月如两飞球,疾驰而过,彼此安能相掩,其食不过如氛祲之类,偶然有变。诸儒不明造化阴阳大头脑,所以信历家之说。十四曰心学晦明解,自述所以攻驳先儒之意。十五曰读《易》悟言,亦有录无书。但注於标目下曰:有易注别刻单行。朱彝尊《经义考》载是书,谓见日录中,或彝尊所见又别一本欤。盖知德自嘉靖壬子举於乡,后因公车不第,退居空山,自求解悟。既无师友之切劘,又无典籍之考证,冥心孤想,时有所见,遂坚执所得,自以为然,不知天下之数可以坐推。故所注《周易》,虽穿凿而成理,至於天下之事物,非实有所见,则茫乎无据。朱子之学必以格物致知为本,正虑师心悬想,其弊必至此也。知德以是讥朱子,宜其敝精神於无用之地,至老死而终不悟矣。外篇为所作诗文,曰斧山稿,曰悟山稿,曰游峨嵋稿,曰快活菴稿,曰八关稿,曰游足稿,曰重游白帝稿,曰求溪稿,曰买月亭稿,曰铁凤稿,曰游华山稿,曰游太和稿,曰续求溪稿,凡十三集。大抵自为知德之诗文而已。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司馬溫公稽古錄:20卷 對於柯璜君新思潮疑問之意見 雪堂校刊群書敘錄:2卷 桐城張氏語錄:6卷 四述奇:16卷 新田十憶圖詠:4卷 賈誼新書:10卷 江止庵遺集:8卷 詁經精舍四集:16卷 佔畢叢談:1卷,附錄1卷 淮南鴻烈解:211卷 十三經音略:13卷,附錄1卷 增補事類賦統編:九十三卷 後漢紀:30卷 辯正論:10卷 惜抱軒全集 雙桐圃詩鈔:不分卷 元張文忠公歸田類稿:二十卷 七言古诗:13卷 資治通鑑地理今釋:16卷 崑山縣志:[嘉靖]:16卷 歷代名畫記:十卷 石屏詩鈔:一卷 汝陽樵庵吟:二卷 易經本義:12卷 白虎通疏證:12卷 中國上古史:不分卷 傅徵君霜紅龕詩鈔:1卷 黃帝隂符經疏:三卷 台學源流:7卷 佩觹:3卷 近現代書法·弘一 宋景文公筆記:3卷 瓶廬詩鈔:4卷,附詩餘1卷,文1卷 兵術文稿:3卷 飲水詞鈔:2卷 西陲聞見錄:1卷 石經考異:2卷 持靜齋藏書紀要:2卷 金史:135卷 東窗集: 16卷 名媛詩歸:36卷 張廉卿書李剛介公殉難碑:1卷 十七史商榷:100卷 郫縣鄉土志,不分卷 喁于館詩草:2卷 瓊瑤集:1卷 困學紀聞注:20卷 迎天榜傳奇:二卷 校正經典釋文敍錄:一卷 竺國紀遊:4卷 群經補義:五卷 第一生修梅花館詞:9卷 比事摘錄:1卷 唐文粹補遺:26卷 *齋文集:八卷,詩集四卷,附年譜一卷 泗洲城:1本 洞玄靈寶無量度人經訣音義:一卷 公是先生七經小傳:3卷 出使英法義比四國日記:6卷,海外文編4卷,籌洋芻議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