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集
书名《脚气集》
作者
版本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脚气集》·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车若水撰。若水字清臣,号玉峰山民,黄岩人。此书据其从子惟一跋,盖成於咸淳甲戌,因病脚气,作书自娱,故名曰《脚气集》。书中论孟子集义章一条,下有细字夹注云,此二章是癸酉八月所书,今录於此。则馀皆是冬所著也。若水少师事陈耆卿,学为古文,晚乃弃去,改师陈文蔚,刻意讲学。书中所谓筼窗先生者,耆卿号。克斋先生者,文蔚号也。故此书体例,颇与语录相近。其论《诗》,攻小序;论《春秋》,主夏正;论《礼记》,掊击汉儒,皆坚持门户之见。论《周礼》冬官,讥俞庭椿断定拨置,其说甚正,然必证以周官尚存三百五十,谓冬官不亡,则仍留柯尚迁等割裂之根。论《诗》三百篇为汉儒所伪托,与王柏之说相同。论《礼记》之畏压溺,以畏为疫气传染,尤为杜撰。其论史谓诸葛亮之劝取刘璋为申明大义,其论文谓李邕诸碑文不成文,理不成理,亦皆乖剌。然如论《周礼》载师乃园尘之征,非田赋之制,驳苏洵说之误,论春秋蔑之盟,主程子盟誓结信,先王不禁之说,及宋人盟于宿,主公羊以及为与之说,宰咺归赗。主直书天王而是非自见之说,均有裨经义。於朱子《四书集注》服膺甚至,惟谓《大学》格物难以训至,当从玉篇旧训,作比方思量之义。谓《论语》惟求则非邦也与以后,皆圣人之言,稍立异同,然大旨不殊。又谓诗集传当於纲领之后列诸家名氏,使之有传,此书不比《论》、《孟》,自和鸣挚别以下皆是取诸家见成言语,若不得前人先有此训,诗亦懵然,亦为公论。其他论蔡琬《十八拍》之伪,论白居易《长恨歌》非臣子立言之体,论《文中子》鼓荡之什为妄,论钱塘非吴境,不得有子胥之潮,论子胥鞭尸为大逆,论王羲之帖不宣字,皆凿然有理。论击壤为以杖击地,论应劭注《汉书》误以夏姬为丹姬,皆足以备一说。论杜鹃生子百鸟巢一条,虽未必果确,亦足以广异闻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蘇州織造局志十二卷 排山小集八卷 樵隱詞一卷 湯義仍先生詩九卷 葆澤堂余草一卷 今古奇觀四十卷 釋音二卷 凈土生無生論親聞記二卷 鈍翁遺稿四卷 泰顧北詩集一卷 司馬法一卷 剝甘等村一卷 東城雜記二卷 談龍錄一卷 中興政要一卷 南霅草堂詩集四卷 調梅鼎禪師語錄十六卷 欽定遼史語解十卷 思問初篇十二卷 廣玉匣記二卷 端峯先生松菊堂集二十四卷 四朝聞見錄甲集一卷乙集一卷丙集一卷丁集一卷戊集一卷 詩三百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二卷 網山集八卷 燕蘭小譜五卷海漚小譜一卷 [安徽]汪氏宗譜正脈四十四卷首一卷 逸村星華孫老夫子遺澤不分卷 藏齋隨筆一卷 思痛記一卷 卷施閣文乙集一卷 鏡古類衡四卷 意林五卷 愚齋存稾一百卷首一卷末一卷 雕龍扇寳卷一卷 平南恩詔一卷 績溪雜感詩不分卷 舊唐書二百卷附考證 塞外行軍指掌一卷 漢書一百卷 醫學實在易八卷 事類賦三十卷 郝正陽先生語錄一卷 律十二卷音義一卷 孝經引得一卷 兩口子抬扛一枝 玉説薈刊二十種 江山萬里樓詩鈔一卷 指南錄四卷 新刻世範集事詩鑒一卷 地理知本金鎖秘二卷 博物要覽十二卷 俟知堂集十三卷 曾文正公奏議三十六卷 房縣志十二卷首一卷文廟祀典志一卷 浙江諮議局第二届常年會議訣案不分卷 天香閣集一卷 東坡先生仇池筆記二卷 國朝尚友録八卷 疑年錄彚編十六卷坿分韻表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