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泉日记
书名《涧泉日记》
作者
版本三卷(永乐大典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涧泉日记》·三卷(永乐大典本)

宋韩淲撰。淲字仲止,涧泉其号。世居开封,南渡后其父流寓信州,因隶籍於上饶。陶宗仪《说郛》载此书数条,题曰宋虎撰,盖传刻讹脱。《江西通志》作韩琥,厉鹗《宋诗记事》又作韩氵虒。考淲兄名沆,弟名济,皆连水旁,则其名从水不从玉,作琥为误。又考《说文》氵虒水名。徐铉注,息称切,别无他义。又淲,水流貌,即诗滮池之滮。徐铉音皮彪切,则名取流而字取止,於义为协,作氵虒亦误也。淲《宋史》无传,仕履始末无考。惟戴复古《石屏集》有挽韩仲止诗云,雅志不同俗,休官二十年。隐居溪上宅,清酌涧中泉。慷慨商时事,凄凉绝笔篇。三篇遗稿在,当并史书传。自注云:时事惊心,得疾而卒。作所以商山人、所以桃源人、所以鹿门人三诗,盖绝笔也。知淲乃遭逢乱世,坎坷退居,赍志以殁之士矣。是书《宋史·艺文志》不著录,无从知其卷帙之旧。今以散见《永乐大典》中者裒合排次,勒为三卷,约略以次相从,其有关史事者居前,品评人物者次之,考证经史者,又次之,品定诗文者又次之,杂记山川古迹者又次之。虽未必尽复其旧,然亦粲然可观矣。考《东南纪闻》载淲清高绝俗,不妄见贵人,亦不妄受馈遗,其人品学问,即具有根柢。又参政韩亿之裔,吏部尚书韩元吉之子,其亲串亦皆当代故家,如东莱吕氏之类,故多识旧闻,不同剿说。所记明道二年明肃太后亲谒太庙事,可证《石林燕语》之误。大观四年四月命礼部尚书郑允中等修哲宗正史事,亦可补史传之遗。其他议论,率皆精审。在宋人说部中固卓然杰出者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佩文齋詠物詩選四百八十六卷 鐵華館叢書六種 汴遊冰玉稿十三卷 五經文字三卷 玉海二百四卷附刻十三種 海昌叢載三十二種 慈谿縣禪悅寺志一卷 京報不分卷 寶華山志十五卷 西遊真詮一百回 道書二十三種 靈芬館詩話十二卷 孟子師說七卷 通問便集二卷 [汪正元信札]不分卷 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五卷 皇朝通典一百卷 校正尚友録二十二卷 施愚山先生學餘詩集五十卷 嚴永思先生通鑑補正略三卷 傷寒來蘇集三種 皇朝五經彙解二百七十卷 天台四教儀一卷 籀書内篇二卷外篇二卷續篇四卷附無盡證詞一卷 四書人物類典串珠四十卷 經話甲編二卷 袖海樓雜箸四種十二卷 百柱堂全集五十三卷 曾文正公詩集四卷 普通學歌訣一卷 五經備旨 西算新法直解八卷 明通鑑九十卷坿記六卷 爾雅鄭注三卷 忍草庵志四卷 支那通史七卷 貳臣傳十二卷 六書通摭遺十卷 唐三十家詩集四十二卷 楚遊吟三卷 詩經襯解十卷 第五才子書水滸全傳七十回 板橋集六卷 內經纂要二卷 南遊草詩集不分卷 欽定春秋左傳讀本三十卷 泰西新史攬要二十四卷 秣陵集六卷金陵歷代紀年事表一卷歷代互見圖考一卷 越中金石廣記□□卷 大清搢紳全書不分卷 禮記集說十卷 御選唐宋詩醇四十七卷目錄二卷 考槃餘事四卷 童溪王先生易傳三十卷 藤阿吟稿四卷 水經注四十卷補遺一卷附錄二卷 甲乙之間行卷二編 第六才子書西廂記八卷 [道光]遵義府志四十八卷首一卷 遵註四書旁訓讀本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