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谿漫志
书名《梁谿漫志》
作者
版本十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梁谿漫志》·十卷(内府藏本)

宋费衮撰。衮字补之,无锡人。卷端有开禧二年国史实录院牒,称为国子免解费进士。礼部韵略条例中有开禧元年国子监发解进士费衮论韵略经弦二字劄子一篇,经礼部看详,当即其人。其始末则不可详矣。其书《宋志》作一卷,今本实作十卷,与《牒文》卷数相符。末有嘉泰元年施济跋,亦作十卷,则《宋志》由传写误也。《牒文》称编修高宗、孝宗、光宗三朝正史,取是书以备参考。然是书惟首二卷及第三卷首入阁一条,言朝廷典故。自元祐党人一条以下,则多说杂事。而卷末王巩一条,及第四卷,则全述苏轼事。五卷以下多考证史传,品定诗文。末卷乃颇涉神怪。盖杂家者流,不尽为史事作也。惟其持论具有根柢,旧典遗文往往而在。如不试而授知制诰始梁周翰,不始杨亿,则纠欧阳修归田录之讹。薛映、梁鼎与杨亿同命,不与梁周翰同命,则纠叶梦得《避暑录话》之失。苏轼《乌台诗案》在元丰二年,上距熙宁变法仅十年,无二三十年之久,则纠王巩《甲申杂记》之谬。朱胜非起复制乃綦崇礼贴麻,非陈与义自贴,谢显道崇宁元年入党籍、崇宁四年未入党碑,则纠谢伋《四六谈麈》之失。欧阳修为程文简作碑志,隐其进武氏七庙图事,实未受帛五千端,则纠邵博《闻见后录》之诬。皆考据凿凿,不同他小说之剽袭。当时以一不第举子之作,至录之以入史馆,其亦有由矣。他如苏舜钦与欧阳修辨谤书为本集所不收,陈东《茶录跋》为今本所未载,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猎鬼章告裕陵文,具录其涂注增删之稿,尤论苏文者所未及,皆足以广异闻。至於和凝、范质衣钵相传,本第十三名而讹为第五。汉太上皇名煓,本见《后汉书注》,而误以为《后汉书》。小小疵累,亦时有之。然其可采者最多,不以一二小节掩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聖年廣益二十四卷 聖年廣益四卷 聖年廣益四卷 聖年廣益十二編 聖年廣益十二編 聖年廣益撮要 入華耶蘇會士列傳 敎士列傳十卷 新錄高麗主證五卷 真福列傳 天國各女錄 黔省主證遺芳五卷 粤西主證遺芳三卷 黔信芳踪 天神行實 道學家傳 破邪集八卷 不得已一卷 不得已二卷 不得已二卷 不得已二卷 不得已二卷 不得已二卷 不得已二卷 重輯不得已輯要 不得己節錄一卷 請誅邪敎疏一卷 與許青嶼侍御書一卷 闢邪論一卷讁謬論一卷孽鏡一卷 辟邪論三卷 改天主堂爲祠院碑記一卷 據理質証(至天主敎書)一卷 致天主敎十疑十不解書不分卷(據理質証) 致天主敎十疑十不解書不分卷(據理質証) 致天主敎十疑十不解書不分卷(據理質証) 耶穌敎難入中國說一卷 辨理明正語錄二卷 辟邪紀實二卷附一卷 辟邪紀實三卷考證書目一卷 辟邪紀實三卷考證書目一卷 辟邪紀實三卷考證書目一卷 天主邪敎集說 湖南闔省公檄 耶穌天主辨一卷 耶穌天主辨一卷 辟邪全書 論邪敎攻心一卷 寶命真經一卷 寶命真經一卷 寶命真經三十卷 寶命經直解二十卷 赫廳 漢字赫廳一卷 經漢注解赫廳不分卷 經漢注解赫廳不分卷 亥貼譯音 白話譯解寶命真經 天經譯解 古蘭經三十卷 可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