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书名《论衡》
作者
版本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论衡》·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汉王充撰。充字仲任,上虞人。自纪谓在县为掾功曹,在都尉府位亦掾功曹,在太守为列掾五官功曹行事。又称永和三年徙家辟诣扬州部丹阳、九江、庐江,后入为治中。章和二年罢州家居。其书凡八十五篇,而第四十四招致篇有录无书,实八十四篇。考其自纪曰:书虽文重,所论百种。案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馀,吾书亦才出百而云太多。然则原书实百馀篇。此本目录八十五篇,已非其旧矣。充书大旨详於自纪一篇,盖内伤时命之坎坷,外疾世俗之虚伪,故发愤著书,其言多激。刺孟、问孔二篇,至於奋其笔端,以与圣贤相轧,可谓誖矣。又露才扬己,好为物先。至於述其祖父顽狠,以自表所长,傎亦甚焉。其他论辨,如日月不圆诸说,虽为葛洪所驳,载在《晋志》。然大抵订讹砭俗,中理者多,亦殊有裨於风教。储泳《袪疑说》、谢应芳《辨惑编》不是过也。至其文反覆诘难,颇伤词费。则充所谓宅舍多,土地不得小;户口众,簿籍不得少;失实之事多,虚华之语众;指实定宜,辨争之言安得约径者,固已自言之矣。充所作别有《讥俗书》、《政务书》,晚年又作《养性书》,今皆不传,惟此书存。儒者颇病其芜杂,然终不能废也。高似孙《子略》曰:袁崧《后汉书》载充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见之,以为谈助。谈助之言,可以了此书矣。其论可云允惬。此所以攻之者众,而好之者终不绝欤。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韓詩外傳十卷 石渠禮論一卷 魯山集三集 三元記二卷 續補侍兒小名錄一卷 豐川續集三十四卷 光緒八年壬午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 廣輿圖二卷 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一卷 讀禮記十二卷 書法一卷 三垣筆記二卷附述二卷附録一卷 平江縣一卷 松潘紀畧一卷 書經輯解□□卷 重刊增廣分門類林雜說十五卷 韻補正一卷 黄太史訂正春秋大全三十七卷年表序論圖說一卷 西江風雅十二卷補編一卷 論語隱義註一卷 沈朗仲先生病機匯論十八卷 明史紀傳三百十三卷 唐若川篆書詩品 宮詞一卷 道光八年戊子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錄不分卷 孟子通十四卷 真似鏡 包佶集一卷 周易參同契測疏 平圓形一卷 夢雪廬詩抄二卷 吳中勝記 菽畹集七卷 真西山政訓一卷 高東溪先生文集六卷 九華山志八卷 懷湘閣詩鈔一卷附詞一卷 劉隨州詩集十二卷 東華録 煮淩霄榭詩集六卷 鞞婆沙論十四卷 葉白泉詩稿三卷 侯鯖集十卷 欽定滿洲源流考二十卷 中庸真詮一卷 重刊道藏輯要 夢澤集二十三卷 吳郡樂圃朱先生餘稿十卷 文編六十四卷 蝸觸蠻三國爭地記十六回 麗情集一卷(厂尗)麗情集一卷 賜龍堂奏牘一卷 軍器學課程一卷附圖 江臯過眼錄一卷 遂寧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晉紀一卷 大統皇曆經世三卷 魚雅堂詩集一卷 延令宋板書目(季滄葦藏書目)一卷 南通徐秋谷先生手撫古器題識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