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田杂著
书名《白田杂著》
作者
版本八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白田杂著》·八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国朝王懋竑撰。懋竑有《朱子年谱》,已著录。是编皆其考证辨论之文,而於朱子之书用力尤深。如《易本义九图论家礼考》,皆反覆研索,参互比校,定为后人所依托,为宋、元以来儒者之所未发。《孟子序说考》谓《集注》从《史记》,《纲目》从《通鉴》,年月互异。书《楚词》后,谓《集注》误从旧说,而以《九章》所述证史文之舛。其读史诸篇,於《通鉴纲目》多所拾遗补阙。而《朱子答江元适书薛士龙书考》一篇,语盈一卷,皆根柢全集语录,钩稽年月,辨别异同,於为学次第,尤豁若发蒙。盖笃信朱子之书,一字一句,皆沈潜以求其始末,几微得失,无不周知,故其言平允如是,非浮慕高名,偕以劫伏众论,而实不得其涯涘者也。至《吕祖谦大事记》,本非僻书,而《儒林传考》第七条下自注曰,《大事记》今未见其书,俟再考。绝不以偶阙是编而讳言未见,与惠栋《九经古义》自称未见《易举正》者相同,均犹有先儒笃实之遗。知其他所援引,皆实见本书,与杨慎、焦竑诸人动辄影撰者异矣。此本后有乾隆丁卯河间纪容舒跋,称抄自景州申诩家,未知为懋竑所自订,或诩所选录。近别有《白田草堂全集》,凡此本所载,皆在其中,而此本所无者几十之六,大抵多酬应之文,不及此本之精核。盖其后人珍藏手泽,片语不遗,故不免失於简汰。今以新刻全集,别存目於集部中。此本篇篇标目,虽似杂文,而实皆考证之体,故特入於杂类,亦《东观馀论》编入子家之例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中庸或問箋義一卷 中庸注疏纂要一卷 中庸注疏纂要一卷 中庸注疏纂要一卷 中庸注疏纂要一卷 中庸通一卷 中庸通一卷 中庸通一卷 中庸通一卷 中庸章句纂箋一卷 中庸章句纂箋一卷 中庸章句纂箋一卷 中庸或問纂箋一卷 中庸或問纂箋通證一卷 中庸或問纂箋通證一卷 中庸或問纂箋通證一卷 中庸直解一卷 中庸直解一卷 中庸直解一卷 讀中庸叢說二卷 讀中庸叢說二卷 讀中庸叢說二卷 讀中庸叢說二卷 讀中庸叢說二卷 讀中庸叢說二卷 讀中庸叢說一卷 中庸指歸一卷中庸分章一卷 中庸指歸一卷圖一卷中庸分章一卷 中庸指歸圖一卷 中庸分章一卷 中庸分章一卷 中庸集說啓蒙二卷 中庸集說啓蒙二卷 中庸章句或問通證一卷 中庸章句或問通證一卷 中庸章句或問通證一卷 中庸章句或問通證一卷 中庸章句輯釋一卷 中庸章句輯釋一卷 中庸章句重訂輯釋通義大成一卷 中庸或問重訂輯釋通義大成一卷 中庸章圖概括總要一卷 中庸輯畧一卷 中庸朱子或問一卷 中庸或問纂釋一卷 中庸章句圖纂釋一卷 中庸章句大全一卷 中庸章句大全一卷 中庸章句或問一卷 中庸章句或問一卷 讀中庸法一卷 中庸章句一卷 中庸大全章句三卷 中庸大全章句三卷 中庸或問一卷 中庸或問一卷 中庸凡一卷 中庸凡一卷 中庸一卷 中庸章句詳說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