鹖冠子
书名《鹖冠子》
作者
版本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鹖冠子》·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案《汉书·艺文志》载《鹖冠子》一篇,注曰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刘勰《文心雕龙》称鹖冠绵绵,亟发深言。《韩愈集》有《读鹖冠子》一首,称其《博选篇》四稽五至之说,《学问篇》一壶千金之语,且谓其施於国家,功德岂少。《柳宗元集》有《鹖冠子辨》一首,乃诋为言尽鄙浅,谓其世兵篇多同《鵩赋》,据司马迁所引贾生二语,以决其伪。然古人著书,往往偶用旧文,古人引证,亦往往偶随所见。如谷神不死四语,今见《老子》中,而《列子》乃称为黄帝书。克己复礼一语,今在《论语》中,《左传》乃谓仲尼称志有之。元者善之长也八句,今在《文言传》中,《左传》乃记为穆姜语。司马迁惟称贾生,盖亦此类,未可以单文孤证,遽断其伪。惟《汉志》作一篇,而《隋志》以下皆作三卷,或后来有所附益,则未可知耳。其说虽杂刑名,而大旨本原於道德,其文亦博辨宏肆。自六朝至唐,刘勰最号知文,而韩愈最号知道,二子称之,宗元乃以为鄙浅,过矣。此本为陆佃所注,凡十九篇。佃序谓愈但称十六篇,未睹其全。佃,北宋人,其时古本韩文初出,当得其真。今本韩文乃亦作十九篇,殆后来反据此书以改韩集,犹刘禹锡《河东集》序称编为三十二通,而今本柳集亦反据穆修本改为四十五通也。佃所作《埤雅》,盛传於世,已别著录,此注则当日已不甚显,惟陈振孙《书录解题》载其名。晁公武《读书志》则但称有八卷一本,前三卷全同《墨子》,后两卷多引汉以后事。公武削去前后五卷,得十九篇。殆由未见佃注,故不知所注之本先为十九篇欤。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端溪研坑記一卷端硯銘一卷 揚子法言十三卷 翠娛閣評選陳眉公小品二卷 醫宗備要三卷 楚辭十七卷 三長物齋詩略五卷文略六卷 學案小識十四卷附末卷 尚書大傳四卷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攷異一卷 韓昌黎全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傳一卷遺文一卷點勘四卷 敬修堂文集二十卷 文選六十卷附攷異十卷 增評加批歷史綱鑑補三十九卷 乾嘉全閩詩傳十二卷 尚書注疏二十卷 [乾隆]惠民縣志十卷首一卷 王氏說文五種 新刻玉美針全本 萬國政治藝學全書三百卷 國朝漢學師承記八卷附國朝經師經義目錄一卷國朝宋學淵源記二卷 鶴山文鈔三十二卷 唐宋詩鈔 大清律例根源一百二十四卷 大衍合其譜不分卷 地球韻言四卷 續資治通鑑二百二十卷 太平寰宇記二百卷目錄二卷 古唐詩合解十二卷古詩四卷 重刊五百家注音辯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 觀古堂彙刻書三十七種 居易草堂集三卷 [光緒二十年]十八省正副榜同年全錄 酒概四卷 [康熙]兗州府志四十卷首一卷 緝古算經圖草二卷 [乾道]臨安志三卷 青泥蓮花記十三卷 弢園文錄外編十二卷 兩般秋雨盦隨筆八卷 東垣十書十二種 莫愁湖志六卷首一卷 [乾隆]直隸階州志二卷 宋元學案一百卷 道德真經注四卷 [乾隆]直隸通州志二十二卷 定盫文集補編四卷 續資治通鑑綱目二十七卷 世說新語注三卷 東里文集二十五卷別集三卷年譜一卷 老子章義二卷 通甫類藁四卷續編二卷 溪山琴況 少室山房集六十四卷 堅瓠集十五集六十六卷 漢孳室文鈔四卷補遺一卷 袁王加批綱鑑彚纂三十九卷首一卷福唐桂三王本末一卷 萬善先資集四卷 歸余鈔四卷 玉海二百卷附辭學指南四卷 說文通訓定聲十八卷柬韻一卷附說雅一卷韻凖一卷行述一卷 禁止輪船駛入夾江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