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录
书名《茶录》
作者
版本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茶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蔡襄撰。襄莆田人。仁宗赐字曰君谟。(见集中谢御笔赐字诗序。)仕至端明殿学士。谥忠惠。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乃其皇祐中为右正言修起居注时所进,前后皆有襄自序。前序称,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於烹试,曾未有闻,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后序则治平元年勒石时作也。分上、下二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皆所谓烹试之法。《通考》载之,作试茶录。然考襄二序,俱自称《茶录》,石本亦作《茶录》,则试字为误增明矣。费衮《梁谿漫志》载有陈东此书跋曰,余闻之先生长者,君谟初为闽漕,出意造密云小团为贡物。富郑公闻之,叹曰,此仆妾爱其主之事耳,不意君谟亦复为此!余时为儿,闻此语亦知感慕。及见《茶录》石本,惜君谟不移此笔书旅獒一篇以进云云。案《北苑贡茶录》称,太平兴国中,特置龙凤模,造团茶,则团茶乃正供之土贡。《苕溪渔隐丛话》称,北苑官焙,漕司岁贡为上,则造茶乃转运使之职掌。襄特精其制,是亦修举官政之一端。东所述富弼之言,未免操之已蹙。《群芳谱》亦载是语,而以为出自欧阳修。观修所作《龙茶录》后序,即述襄造小团茶事,无一贬词。知其语出於依托,安知富弼之言不出依托耶?此殆皆因苏轼诗中有前丁后蔡致养口体之语,而附会其说,非事实也。况造茶自庆历中事,进录自皇祐中事,襄本闽人,不过文人好事,夸饰土产之结习,必欲加以深文,则钱惟演之贡姚黄花亦为轼诗所讥,欧阳修作牡丹谱,将并责以惜不移此笔注《大学》、《中庸》乎?东所云云,所谓言之有故,执之成理,而实非通方之论者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詳註聊齋志異圖詠十六卷首一卷 題江南曾文正公祠百詠一卷 欽定石渠寶笈續編不分卷 多識錄六卷 名文前選 柘湖宦遊錄四卷 鄧尚書年譜一卷補遺一卷 恒山遊草一卷 南宋書六十八卷 [順治三年丙戌科至嘉慶十六年辛未科]國朝歷科題名碑錄初集不分卷附[明洪武至崇禎各科]進士題名錄不分卷 唐人七家詩 欽定通典二百卷 警心録十二卷 人譜三篇人譜類記增訂六卷 字彙十二集首一卷末一卷 [乾隆]江陵縣志五十八卷首一卷 花庵詞選二十卷 數目匯考一百二十四卷 文腋類編十卷 青草堂集十二卷二集十六卷 京話演說振貝子英軺日記十二卷 自遠堂琴譜十二卷 黃小松先生嵩麓訪碑記一卷 吳社編 金石契不分卷 五代史記七十四卷 仿宋相臺五經附考證 明湖四客詞鈔四卷 難經本義二卷 文心雕龍十卷 煨芋巖詩存六卷 新造再合鴛鴦二卷 榕村詩選八卷首一卷 高季迪先生大全十八卷 何端簡公集十二卷 銀礦指南一卷 半生眉目二卷 協律鈎元四卷外集一卷 溫熱贅言一卷 廣韻五卷 咽喉秘集一卷 秋窗隨筆 匡謬正俗八卷 書經增訂旁訓四卷 刑案匯覽六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拾遺一卷續增刑案匯覽十六卷首一卷 通志堂經解 群書劄記十六卷 [康熙]通道縣志二卷 管子二十四卷 省軒考古類編十二卷 官中 坡仙集十六卷 物詮八卷校勘書後一卷 六經圖二十四卷 學案小識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宋李忠定文集三十九卷 澄園瑣錄二卷 資治通鑑目錄三十卷 南華發覆八卷 要略釐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