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志
书名《翰墨志》
作者
版本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翰墨志》·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宋高宗皇帝御撰。《宋史·艺文志》载高宗评书一卷,亦名《翰墨志》。高似孙《砚笺引》作《高宗翰墨志》,岳珂《法书赞引》作《思陵翰墨志》,后人所追题也。高宗当卧薪尝胆之时,不能以修练戎韬,为自强之计,尚耽心笔札,效太平治世之风,可谓舍本而营末。然以书法而论,则所得颇深。陆游《渭南集》称其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馀力,清暇之燕,展玩摹搨不少怠。王应麟《玉海》称其初喜黄庭坚体格,后又采米芾,已而皆置不用,专意羲、献父子,手追心摹。尝曰,学书当以锺、王为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今观是编,自谓五十年未尝舍笔墨,又谓宋代无字法可称,於北宋但举蔡襄、李时雍及苏、黄、米、薛,於同时但举吴说、徐兢,而皆有不满之词,惟於米芾行草,较为许可。其大旨所宗,惟在羲、献。与《玉海》所记皆合,盖晚年所作也。其论效米芾法者不过得其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不知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越。可谓入微之论。其论徽宗留意书法,立学养士,惟得杜唐稽一人。今书家无举其姓名者。中间论端研一条,谓欲如一段紫玉,磨之无声,而不以眼为贵,今赏鉴家犹奉为指南。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引此书评米芾诗文一条。此本无之,殆经明人删节,已非完书欤。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恆齋集十二卷附行述 兩當軒詩鈔十四卷悔存詞鈔二卷 清波别志三卷 續古文苑二十卷 海日堂集七卷補遺一卷 韻史二卷 大明崇禎三年歲次庚午大統曆一卷 宋名臣言行錄前集十卷後集十四卷 冠悔堂詩鈔八卷駢體文鈔六卷賦鈔四卷楹語三卷附錄一卷 詩鵠三編九卷附編三卷 平山堂圖志十卷宸翰一卷名勝全圖一卷 文莫室詩八卷 周翰林近光集三卷扈從詩一卷 詩話集錦不分卷 志道集一卷 小檀欒室彙刻閨秀詞 太乙廟算書 [順治]淇縣志十卷 各省進呈書目不分卷 四書備檢二十卷 水經四十卷 [嘉慶]四川通志二百四卷首二十二卷 [道光]寶慶府志一百四十三卷首二卷末三卷 金匱要略方論本義二十二卷 石林遺書十三種 同治中興京外奏議約編八卷 夢花雜志五卷 魚鳧彙刻 太史向正存小題稿 白雲先生許文懿公傳集四卷附錄一卷 目知錄集釋三十二卷刊誤二卷續刊誤二卷 通俗編三十八卷 朱子年譜四卷考異四卷附錄二卷 古文辭類纂七十四卷 亭林先生遺書匯輯六十八卷 白沙子全集十卷首一卷末一卷附錄一卷 玉靈照膽經一卷心傳要訣一卷 瑜伽師地論一百卷 顏氏家訓二卷 尚書大義一卷中傭說徵一卷 神僊傳十卷 維摩詰所說經註八卷 史記校勘札記一百三十卷補一卷 混元盒頭本 全唐詩三十二卷 楹聯集錦八卷 一幅集續編十二卷 嶺南遺書六十一種三百四十三卷 艾廬遺稿六卷 石經考文提要十三卷 通鑑紀事本末二百三十九卷 吳友如畫寶十二集 詩經體註大全合參八卷 九思堂詩鈔四卷 八宗綱要二卷 史記索隱三十卷 郁離子一卷 西湖志四十八卷 [道光]定遠縣志八卷 荊駝逸史五十二種八十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