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大全
书名《六壬大全》
作者
版本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六壬大全》·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卷首题怀庆府推官郭载騋校,盖明代所刊也。六壬与遁甲、太乙世谓之三式,而六壬其传尤古。或谓出於黄帝玄女,固属无稽。要其为术,固非后世方技家所能造,大抵数根於五行,而五行始於水。举阴以起阳,故称壬焉。举成以该生,故用六焉。其有天地盘与神将加临,虽渐近《奇遁九宫》之式,而由干支而有四课,则亦两仪四象也。由发用而有三传,则亦一生三,三生万物也。以至六十四课,莫不原本羲爻,盖亦易象之支流,推而衍之者矣。考《国语》伶州鸠对七律以所称夷则上宫、大吕上宫推之,皆有合於六壬之义,然特以五音十二律定数,未可即指为六壬之源。《吴越春秋》载伍员及范蠡鸡鸣、日出、日昳、禺中四课,则时将加乘与龙蛇刑德之用,一如今世所传。而越绝书载公孙圣亦有今日壬午时加南方之语,其事虽不见经传,似出依托。然赵煜、袁康皆后汉人,知其法著於汉代也。其书之见於史者,《隋志》二家,《唐志》六家,《宋志》三十家,而焦竑《经籍志》所列多至八十三家,然多散佚不传。其存者如徐道《符心镜》,蒋日新《开云观月歌》、凌福之《毕法赋》及《五变中黄经》,术家奉为蓍蔡。而流传既久,其说多岐,或专论课体而失之拘,或专主类神而失之粗,或杂取神煞而失之支,又皆不可以为法。是书总集诸家遗文,首载入手法总钤及贵神、月将、德煞、加临、喜忌,旁采唐、宋以来诸论,若括《囊云霄赋》、《课经》之类,而纬以心镜、观月诸篇,采撮颇为详备。案《明史·艺文志》有袁祥《六壬大全》三十三卷,名目相同,而卷帙不符,未必即祥所辑。要其博综简括,固六壬家之总汇也。惟是六壬所重,莫过於天乙贵神。阴阳顺逆为吉凶所自出,如匠者之准绳榘矱。而先天之德起於子,后天之德起於未,以五干德合神取贵,承学之士多未究其源。我圣祖仁皇帝御定《星历考原》一书,贯串玑衡,权舆圭臬,以订曹震《圭昼丑夜未》之讹,实足立千古之标准。我皇上御纂《协纪辨方》书,复申畅斯旨。谨案《吴越春秋》所载子胥之占,三月甲戌,时加鸡鸣,而以为青龙在酉,是甲日丑为阴贵也。范蠡石室之占,十二月戊寅,时加日出,而亦以为青龙临酉,功曹为螣蛇,是戊日丑为阳贵也。沿溯古义,皆与圣谟垂示,先后同符。是书所取天乙,尚沿俗例。卷中仅载先天贵人一图,而不用,未免失之舛错。又所载十二宫分野,亦多拘牵旧说,未能订正。今以原本所有,姑仍其旧录之,而附订其失如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駢語雕龍四卷 新刻詩學事類二十四卷 新刻韻學事類十二卷 姓匯四卷 姓觿十卷附錄一卷 名物類考四卷 異物彙苑五卷原缺卷五 彙苑詳註三十六卷 新選古今類腴十八卷 疆識略四十卷 考古辭宗二十卷 劉子威雜俎十卷 國憲家猷五十六卷 文選錦字錄二十一卷 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四卷 三才圖會一百六卷 正音捃言四卷 亘史鈔囗囗囗卷存一一六卷 楚騷綺語六卷 楮記室十五卷 啓蒙對偶續編四卷 類雋三十卷 十三經類語十四卷附十三經序論選一卷 庶物異名疏三十卷 尚友錄二十二卷 文奇豹斑十二卷 五車韻瑞一百六十卷附洪武正韻一卷一 茹古略集三十卷 古今好議論十卷 名物通十卷附一卷 新鐫六經纂要不分卷 事物考八卷 傭吹錄首集二十卷 傭吹錄二集二十一卷 四六霞肆十六卷 廣韻藻六卷 麗句集六卷 文苑彙雋二十四卷 新鎸古今事物原始全書三十卷 菉斐堂子史彙纂二十四卷 對類二十卷 大政管窺七卷原缺卷四至卷六 類姓登科考六卷 省軒考古類編十二卷 希姓補五卷 廣群輔錄六卷 新纂氏族箋釋八卷 二酉彙刪二十四卷 古今疏十五卷 三才藻異三十三卷目錄三十三卷 三才彙編六卷 千家姓增補註釋一卷 教養全書四十三卷 韻粹不分卷 宮閨小名錄五卷後錄一卷 同姓名錄八卷 蘭雪堂古事苑定本十二卷 行年錄不分卷 石樓臆編六卷 五經類編二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