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法义
书名《测量法义》
作者
版本一卷、《测量异同》一卷、《勾股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测量法义》·一卷、《测量异同》·一卷、《勾股义》·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徐光启撰。首卷演利玛窦所译,以明勾股测量之义。首造器,器即《周髀》所谓矩也。次论景,景有倒正即《周髀》所谓仰矩、覆矩、卧矩也。次设问十五题,以明测望高深广远之法,即《周髀》所谓知高、知远、知深也。次卷取古法九章勾股测量与新法相较,证其异同,所以明古之测量法虽具,而义则隐也。然测量仅勾股之一端,故於三卷则专言勾股之义焉。序引《周髀》者,所以明立法之所自来,而西术之本於此者,亦隐然可见。其言李冶广勾股法为测圆海镜,已不知作者之意。又谓欲说其义而未遑,则是未解立天元一法,而谬为是饰说也。古立天元一法,即西借根方法。是时西人之来亦有年矣,而於冶之书犹不得其解,可以断借根方法必出於其后矣。三卷之次第大略如此,而其意则皆以明几何原本之用也。盖古法鲜有言其义者,即有之,皆随题讲解。欧逻巴之学,其先有欧几里得者,按三角方圆,推明各数之理,作书十三卷,名曰《几何原本》。(按:后利玛窦之师丁氏续为二卷,共十五卷。)自是之后凡学算者,必先熟习其书。如释某法之义,遇有与《几何原本》相同者,第注曰见《几何原本》某卷某节,不复更举其言。惟《几何原本》所不能及者,始解之,此西学之条约也。光启既与利玛窦译得《几何原本》前六卷,并欲用是书者依其条约,故作此以设例焉。其测量法义序云:法而系之义也,自岁丁未始也,曷待乎?於时《几何原本》之六卷始卒业矣,至是而传其义也。可以知其著书之意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柴四隱詩集一卷、文集二卷 黃氏正宗譜□卷 五虎記二卷 圖說一卷 陽城縣志十八卷首一卷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會試硃卷一卷 萬全縣志十卷首一卷 同心言初集一卷二集一卷 客窗閒話八卷 曆學疑問三卷補二卷 讀有用齋雜著二卷 武陵記一卷 弈學會海四卷 拜經樓詩話一卷 燼餘集一卷 法楹一卷 沈山人詩六卷續集十卷 律二十二明了論一卷 復堂日記補錄二卷 冥通記 北遊記程不分卷 滿蒙漢藏四體合壁文鑑 嘉慶六年辛酉恩科聯捷會試硃卷一卷 製火藥法三卷 清語一卷 天玉經内傳三卷 卍齋璅錄十卷 〔順治〕沈丘縣志十四卷 蘇浙游記一卷 趙注孫子五卷 古浣子印存不分卷 句股六術一卷 山房隨筆一卷 [康熙]合肥縣志十三卷 希夷先生傳 鈍吟日記一卷 俚曲三種一卷 鹿葱花館詩鈔一卷 急就篇四卷 唐人試律說一卷 字書一卷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恩科湖南鄉試硃卷一卷 燕香居詩稿七卷 河套圖考一卷 碧玉朱砂寒林玉樹匱一卷 列國史補十八卷 讀史劄記一卷 陳定宇先生文集十六卷、別集一卷 淞濱瑣話十二卷 典制十四卷 潤洲先賢録六卷 [弘治]章丘縣志四卷 新城縣一卷 消暑隨筆一卷  涇野先生別集十二卷 南方草木狀三卷 見聞雜紀九卷續二卷 巖潭詩集十二卷 南唐雜事詩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