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集礼
书名《明集礼》
作者
版本五十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明集礼》·五十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徐一夔、梁寅、刘于、周於谅、胡行简、刘宗弼、董彝、蔡琛、滕公瑛、曾鲁同奉敕撰。考《明典汇》载,洪武二年八月,诏儒臣修纂礼书。三年九月书成,名《大明集礼》。其书以吉、凶、军、宾、嘉、冠服、车辂、仪仗、卤簿、字学、乐为纲,所列子目,吉礼十四,曰祀天,曰祀地,曰宗庙,曰社稷,曰朝日,曰夕月,曰先农,曰太岁、风、云、雷、雨师,曰岳、镇、海、渎、天下山川、城隍,曰旂纛,曰马祖、先牧、社马步,曰祭厉,曰祀典神,曰三皇、孔子。嘉礼五,曰朝会,曰册封,曰冠礼,曰婚,曰乡饮酒。宾礼二,曰朝贡,曰遣使。军礼三,曰亲征,曰遣将,曰大射。凶礼二,曰吊赙,曰丧仪。又冠服、车辂、仪仗、卤簿、字学各一。乐三,曰钟律,曰雅乐,曰俗乐。《明史·艺文志》及《昭代典则》均作五十卷,今书乃五十三卷。考《明典汇》,载嘉靖八年礼部尚书李时请刊《大明集礼》,九年六月梓成。礼部言是书旧无善录,故多残阙,臣等以次诠补,因为传注。乞令史臣纂入,以成全书云云。则所称五十卷者,或洪武原本。而今所存五十三卷,乃嘉靖中刊本,取诸臣传注及所诠补者纂入原书,故多三卷耳。如《明礼志》载洪武三年圜丘从祀,益以风、云、雷、雨。而是书卷一总序曰:“国朝圜丘从祀,惟以大明、夜明、星辰、太岁。”又所载圜丘从祀坛位,及牲币尊罍,均止及大明、夜明、星辰、太岁,不及风、云、雷、雨,是益祀风、云、雷、雨从祀圜丘在十一月。而是书成於九月,故未及纂入,实有明据。而卷一序神位版,乃曰风伯之神、云师之神、雷师之神、雨师之神,并赤质金字。不应一卷之内,自相矛盾若此。则其为增入可知。又《明史·礼志》载洪武元年冬至祀昊天上帝仪注,无先期告诸神祇及祖庙之文。至洪武四年,始创此制,而是书仪注则有之,知亦嘉靖诸臣诠补纂入者矣。序为世宗御制,题为“嘉靖九年六月望日”。而《世宗实录》载九年六月庚午,刻《大明集礼》成,上亲制序文。是月己未朔,则庚午乃十二日,与《实录》小有异同。疑十二日进书,望日制序,记载者并书於进书日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御撰資治通鑑綱目三編二十卷 三國職官表三卷 絜齋家塾書鈔十二卷 華見田暨朱氏行述一卷華潤民行略一卷 傷寒指掌四卷 新鐫六經纂要不分卷 藏密齋集二十四卷 [湖南永興]長樂郭氏六修族譜不分卷 杜律韻集四卷 開方之分還原術一卷 江浙紀行集句七卷 [宣統]聊城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熊峯集十卷 精選古今詩餘醉十五卷國朝詩餘卷首一卷 撫寧縣志十六卷首一卷 水西全集十卷 澄鑒堂律賦一卷 立政臆解一卷 光緒八年壬午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 哺廬文存四卷詩存五卷 十藥神書注解(增訂十藥神書)一卷 古觀人法一卷 欽定戶部漕運全書八十八卷 尚書副墨六卷 花間集四卷 聚樂堂藝文目錄六卷 王彥舉集一卷 鳳翔府總二卷 元風雅前集十二卷後集十二卷 遂生編(痘證經驗遂生編、莊在田先生遂生編)一卷 吳門耆舊記一卷 牡丹亭骰譜一卷 鴻濛室詩鈔二十卷 敖器之詩話 墨子 吳園周易解九卷附錄一卷 推步法解五卷 周官指掌五卷 沂公筆録 鶡冠子三卷 秦封君集一卷 太白經一卷 說文解字十五卷 永順小志一卷 東漢會要四十卷 褚氏遺書(重刊褚氏遺書、新刊褚氏遺書)一卷 孝經緖彙一卷 諸葛忠武侯文集四卷附錄二卷首一卷諸葛忠武侯故事五卷 抱甕集一卷 太鶴山人詩集十三卷 韻香書室圖題詠集不分卷 筆史一卷 朱作霖年譜稿一卷附錄一卷 尙顏詩集一卷 道山清話一卷 周易校字二卷 佳句錄二十卷附錄一卷 王房仲稿一卷 譎觚十事一卷 [江蘇泰興]延令程氏重修宗譜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