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学典礼
书名《庙学典礼》
作者
版本六卷(永乐大典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庙学典礼》·六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诸家书目皆不著录。核其所载,始於元太宗丁酉,而终於成宗大德间,盖元人所录也。其书杂钞案牍,排缀成编,未经文士之修饰,故词多椎朴。又原序原目,散佚无考,亦无从得其门类。幸其年月先后,皆有可稽,尚可排比成帙。谨釐析其文,勒为六卷。虽繁复之失,在所未免,而一代庙学之制,措置规画,梗概具存,颇可与《元史》相参考。如至元六年设举学校官一条,称儒学提举司秩从六品,而《百官志》作从五品;各路儒学教授秩八品,而《百官志》作九品。至元十九年郡县学院官职员数一条,称总管府设教授二员,学录、学正各二员,散府设教授二员,学录、学正各一员。而《百官志》作总管府教授一员,学正一员,学录一员,散府上中州教授一员,下州学正一员。俱不相合。盖宋濂等修史之时,据其末年之制,而大德以前之旧典,则未及详考也。又《选举志》称至元二十八年令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设立小学,选老成之士教之。其他先儒过化之地,名贤经行之所,与好事之家出钱粟赡学者,并立为书院。是明言小学书院设於世祖之时,而此书载所立小学书塾乃在大德四年。以成宗时人记成宗时事,不应讹异如是。或至元时虽有此议,实未及施行,至成宗乃补定其规制,而史未及详与?《元史》一书,自开局至告成,仅阅八月。其间潦草阙略,不一而足,诸志尤不赅备。留此一编,犹足以见一朝养士之典,固考古者所必稽矣。其中有当日文书程式,后人不能尽解,以致传写讹脱者,并详核釐正。无可考者则阙之。人名、地名、官名,译语对音,尤多舛异。今皆一一核定,俾不失其真,以纠向来流传之误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浙江蘭溪]魯陽厚大范氏宗譜□卷 [浙江蘭溪]魯陽厚大范氏宗譜□卷 [浙江蘭溪]梅林范氏家譜□卷 [浙江蘭溪]梅林范氏家乘十七卷 [浙江武義]梅山范氏宗譜五卷首一卷 [浙江武義]梅山范氏宗譜□卷 [浙江武義]梅山范氏宗譜□卷 [浙江遂昌]范氏宗譜十五卷首一卷 [浙江松陽]鳳山三橋范氏宗譜一卷 [安徽歙縣]歙州乘川范氏宗譜不分卷 [安徽休寧]休寧范氏族譜九卷 [山東龍口]范氏家乘不分卷 [山東霑化]范氏族譜十五卷 [湖南]范氏家譜九卷 [湖南長沙]范氏族譜十四卷 [湖南長沙]范氏家譜六卷 [湖南寧鄉]范氏三修族譜不分卷 [湖南寧鄉]楚潙范氏族譜□卷 [湖南岳陽]范氏家譜不分卷 [湖南華容]范氏支譜十七卷首三卷末一卷 [湖南華容]華容范氏支譜十七卷首二卷 [湖南湘陰]范氏家譜四卷 [湖南醴陵]范氏族譜目卷 [廣西灌陽]灌陽縣會湘橋達道堂范氏族譜四卷 [四川成都]華陽范氏家譜一卷 [四川成都]范氏家譜不分卷 [四川郫縣]蜀郫范氏族譜不分卷 范氏族譜源流序一卷 范氏宗譜不分卷 [上海崇明]崇明茅氏宗譜不分卷 [江蘇海門]茅氏宗譜□卷 [江蘇海門]茅氏宗譜□卷 [江蘇海門]創修茅氏宗譜不分卷 [江蘇鎮江]京口茅氏宗譜十卷首一卷 [江蘇鎮江]京口茅氏宗譜八卷 [浙江黃巖]大路茅氏宗譜二卷首一卷 [上海崇明]魯國郡郁氏譜不分卷 [上海崇明]魯國郡郁氏譜不分卷 [江蘇無錫]郁氏宗譜六卷 [江蘇]郁氏宗譜十二卷 [浙江蕭山]西河郁氏宗譜四卷 [浙江蕭山]蕭山郁氏宗譜五卷 [浙江蕭山]西河郁氏宗譜不分卷 [浙江嘉善]郁氏家乘二卷 [浙江嘉善]楓溪郁氏家乘六卷 [浙江鄞州]新修蕭臯郁氏宗譜五卷首一卷 [浙江蕭山]蕭山來氏族譜十七卷 [浙江蕭山]蕭山來氏家譜三十二册 [浙江蕭山]蕭山來氏家譜四十四卷 [浙江瑞安]卓氏遺書二卷 [江西奉新]卓氏支譜不分卷 [遼寧海城]尚氏宗譜不分卷 [遼寧海城]三韓尚氏族譜三卷 [遼寧海城]尚氏宗譜六卷 [安徽望江]尚氏宗譜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湖北武昌]明氏重修宗譜□卷 萍醴昌氏續修族譜□卷 [江西萬載]萬載謝溪易氏重修族譜十卷 [江西]赤溪塘下易氏宗譜□卷 [河南宜陽]宜陽槎溪永山洞口易氏重修支譜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