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元礼
书名《大唐开元礼》
作者
版本一百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大唐开元礼》·一百五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唐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中书令萧嵩等奉敕撰。杜佑《通典》及新旧《唐书·礼志》称:“唐初礼司无定制,遇有大事,辄制一仪,临时专定。开元中,通事舍人王岩上疏,请删削《礼记》旧文,益以今事。集贤学士张说奏:‘《礼记》不刊之书,难以改易,请取贞观、显庆礼书折衷异同,以为唐礼。’乃诏右散骑常侍徐坚、左拾遗李锐、太常博士施敬本撰述,历年未就。至萧嵩为学士,复奏起居舍人王仲邱等撰次成书,由是唐之五礼始备。”即此本也。其书卷一至卷三为《序例》,卷四至七十八为《吉礼》,卷七十九至八十为《宾礼》,卷八十一至九十为《军礼》,卷九十一至一百三十为《嘉礼》,卷一百三十一至一百五十为《凶礼》。凶礼古居第二,而退居第五者,用贞观、显庆旧制也。贞元中,诏以其书设科取士,习者先授太常官,以备讲讨,则唐时已列之学官矣。新旧《唐书·礼志》皆取材是书,而所存仅十之三四。杜佑撰《通典》,别载《开元礼纂类》三十五卷,比《唐志》差详,而节目亦多未备。其讨论古今,斟酌损益,首末完具,粲然勒一代典制者,终不及原书之赅治。故周必大序称“朝廷有大疑,稽是书而可定;国家有盛举,即是书而可行。诚考礼者之圭臬也”。《新唐书·艺文志》载修《开元礼》者尚有张烜、陆善经、洪孝昌诸人名,而《通典·纂类》中所载五岳、四渎名号,及《衣服》一门,间有与此书相出入者。盖传写异文,不能画一。既未详其孰是,今亦并仍原本录之,不复窜改,庶几不失阙疑之义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乾坤正氣集·陳忠裕全集:卷一至卷四 乾坤正氣集·陳忠裕集:卷五至卷八 乾坤正氣集·陳忠裕文集:卷九至卷十|乾坤正氣集·仍胎堂集:卷一至卷二 乾坤正氣集·陶庵文集:卷一至卷四 乾坤正氣集·陶庵文集:卷五至卷九 乾坤正氣集·陶庵自監録:卷十|乾坤正氣集·谷簾先生遺書:卷一至卷三|乾坤正氣集·葛中翰集:卷一至卷二 乾坤正氣集·葛中翰集:卷三|乾坤正氣集·金太史集:卷一至卷三 乾坤正氣集·金太史集:卷四至卷六 乾坤正氣集·金太史集:卷七至卷九 乾坤正氣集·溫寶忠先生遺稿:卷一至卷八 乾坤正氣集·溫寶忠先生遺稿:卷九至卷十|乾坤正氣集·樓山堂集:卷一至卷五 乾坤正氣集·樓山堂集:卷六至卷十 乾坤正氣集·樓山堂集:卷十一至十六 乾坤正氣集·樓山堂集:卷十七至卷十八|乾坤正氣集·白穀集:卷一 乾坤正氣集·白谷集:卷二至卷三 乾坤正氣集·白谷集:卷四|乾坤正氣集·堵文忠公集:卷一 乾坤正氣集·堵文忠公集:卷二至卷六 乾坤正氣集·王季重先生文集:卷一至卷二 乾坤正氣集·王季重先生文集:卷三至卷四 乾坤正氣集·黄石齊先生集:卷一至卷二 乾坤正氣集·黄石齊先生集:卷三至卷四 乾坤正氣集·黄石齊先生集:卷五 乾坤正氣集·黃石齊先生集:卷六 乾坤正氣集·黃石齊先生集:卷七 乾坤正氣集·黃石齊先生集:卷八至卷九 乾坤正氣集·黃石齊先生集:卷十至卷十一 乾坤正氣集·黃石齊先生集:卷十二 乾坤正氣集·黃石齊先生集:卷十三至卷十四 乾坤正氣集·黃石齊先生集:卷十五至卷十六 乾坤正氣集·四名先生遺集|乾坤正氣集·蓮鬚閣集:卷一至卷二 乾坤正氣集·蓮鬚閣集:卷三至卷四 乾坤正氣集·蓮鬚閣集:卷五至卷六 乾坤正氣集·影園集|乾坤正氣集·江止庵遺集:卷一至卷三 乾坤正氣集·江止庵遺集:卷四至卷六 乾坤正氣集·江止庵遺集:卷七至卷八|乾坤正氣集·郝太僕遺集|乾坤正氣集·陳忠簡公遺集:卷一至卷三 乾坤正氣集·王少司馬奏疏:卷一至卷二|乾坤正氣集·賜誠堂文集:卷一 乾坤正氣集·賜誠堂文集:卷二至卷四 乾坤正氣集·賜誠堂文集:卷五至卷六|乾坤正氣集·陳巖野先生集:卷一 乾坤正氣集·陳巖野先生集:卷二至卷三|乾坤正氣集·張閣學文集:卷一至卷二|乾坤正氣集·瞿忠宣公集:卷一 乾坤正氣集·瞿忠宣公集:卷二至卷五 乾坤正氣集·瞿忠宣公集∶卷六至卷八|乾坤正氣集·夏节愍公集:卷一至卷四 乾坤正氣集·恪公語錄|乾坤正氣集·高陽文集:卷一至卷二 乾坤正氣集·高陽文集:卷三|乾坤正氣集·觀復堂集:卷一至卷二 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 孟子集注 普通应用论理学 西史纪要·第二编|Outlines of general history 深刻的印象 刘知几之史学 秦汉史纂 中华建设新图 印度通史大纲 提倡三教合一的林兆恩 贾岛年谱 刘宗周年谱 帝国主义的基础知识 中国国民党员须知 民法问答 民事诉讼法要义 土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