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书名《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作者
版本二百六十六卷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二百六十六卷

乾隆十二年奉敕撰。初与五朝《续文献通考》共为一编。乾隆二十六年,以前朝旧事,例用平书。而述昭代之典章,录列朝之诏谕、尊称、鸿号,於礼当出格跳行。体例迥殊,难於画一。遂命自开国以后,别自为书。后《续通典》、《续通志》皆古今分帙,即用此书之例也。其二十四门,初亦仍马氏之目。嗣以《宗庙考》中用马氏旧例附录群庙,因而载入敕建诸祠。仰蒙睿鉴周详,纶音训示,申明礼制,釐定典章。载笔诸臣始共知尊卑有分,名实难淆,恍然於踵谬沿讹之失。乃恪遵圣谕,别立《群庙》一门,增原目为二十五。其中子目,《田赋》增八旗田制,《钱币》增银色、银直及回部普儿,《户口》增八旗壮丁,《土贡》增外藩,《学校》增八旗官学,《宗庙》增崇奉圣容之礼,《封建》增蒙古王公,皆以今制所有而加。《市籴》删均输、和买、和籴,《选举》删童子科,《兵考》删车战,皆以今制所无而省。至《象纬》增推步,《物异》删洪范五行,《国用》分为九目,尊号册封之典自《帝系》移入《王礼》,则斟酌而小变其例者也。考马氏所叙宋事,虽以世家遗荫,多识旧闻。然计其编摩,实在入元以后。故典章放失,疏略不详。理宗以下三朝,以国史北移,更阙无一字。(案,理宗以后国史,元兵载以北归,事见宋季《三朝政要序》。)今则圣圣相承,功成文焕。实录记注,具录於史官;公牍奏章,全掌於籍氏。每事皆寻源竟委,赅括无遗。故卷帙繁富,与马氏原本相埒。夫《尚书》兼陈四代,而《周书》为多;《礼记》亦兼述三王,而《周礼》尤备。盖监殷监夏,百度修明,文献足徵,蒐罗自广。有不必求博而自博者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觀自得齋叢書二十三種别集六種 拾遺補藝齋遺書五種 蕺山先生人譜一卷附類記二卷 新刻繡像花月夢八卷五十八回 儀禮釋官九卷首一卷 草窗詞二卷草窗詞補二卷 元祕史李注補正十五卷 隸辨八卷 駱臨海集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郝文忠公陵川文集三十九卷 詩經詮義十二卷首一卷末二卷 上元江寧鄉土合志六卷 野獲編三十卷 小腆紀年附攷二十卷 左傳文苑八卷 五洲圖考一卷 藤陰雜記十二卷 新刊良朋彚集五卷補遺一卷 新書十卷 尚書孔傳參正三十六卷 梅崖居士文集三十卷首一卷外集八卷 國朝文錄八十二卷 顏氏家訓七卷附攷證一卷 孫月峯先生批評漢書一百卷 瘡瘍經驗全書十三卷 通鑑紀事本末二百三十九卷 釋名八卷 印雪軒隨筆四卷 學圃藼蘇六卷 宜興荆溪舊志五種 盛世危言六卷二編四卷三編六卷 [光緒]戊申年官商快覽一千種不分卷 石汸詩鈔三十卷 四書類典賦二十四卷 涵芬樓古今文鈔一百卷 山東軍興紀畧十四卷 說文通訓定聲十八卷柬韻一卷 步天歌一卷 [乾隆]句容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繪像第七才子琵琶記六卷 五燈會元二十卷 評點春秋綱目左傳句解匯雋六卷 湖海文傳七十五卷 時易通占二卷 趨避通書不分卷 二十四史附考證 授堂遺書 西域圖志四十八卷首四卷 欽定大清會典一百卷 滿漢字清文啓蒙四卷 宋百家詩存一百卷 湖北官書處書目一卷 李杜詩選十二卷 唐會要一百卷 春秋或問二十卷 毛詩訂詁八卷 汪子文錄十卷 皇朝通典一百卷 雲臥山莊詩集八卷首一卷末一卷家訓二卷 壯悔堂文集十卷遺稿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