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书名《通典》
作者
版本二百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通典》·二百卷(内府藏本)

唐杜佑撰。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以荫补济南参军事,历官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太保,致仕,谥安简。事迹具《唐书》本传。先是,刘秩仿《周官》之法,摭拾百家,分门诠次,作《政典》三十五卷。佑以为未备,因广其所阙,参益新礼,勒为此书。凡分八门:曰《食货》,曰《选举》,曰《职官》,曰《礼》,曰《乐》,曰《兵刑》,曰《州郡》,曰《边防》。每门又各分子目。序谓既富而教,故先《食货》。行教化在设官,任官在审才,审才在精选举,故《选举》、《职官》次焉。人才得而治以理,乃兴礼乐,故次《礼》、次《乐》。教化隳则用刑罚,故次《兵》、次《刑》。设《州郡》分领,故次《州郡》,而终之以《边防》。所载上溯黄、虞,讫於唐之天宝。肃、代以后,间有沿革,亦附载注中。其中如《食货门》之《赋税》,载《周官》贡赋,而太宰所掌九贡之法失载。载北齐租调之法,河清三年令民十八受田输租调,而露田之数失载。钱币不载陈永定元年制四柱钱法,榷酤不载后周榷酒坊法。《选举门》不载齐明帝时制士人品第有九品之科,小人之官复有五等法。《考绩》不载宋、齐间治民之官以三年、六年为小满迁换法。《职官门》如《周礼·地官》有舍人上士二人掌平宫中之政,乃云中书舍人魏置。又《隋书》大业时改内史监为内书监,乃仅云改“内史侍郎”为内书侍郎。又集贤殿书院载梁有文德殿藏书,不知宋已有总明观藏书之所。似此之类,未免间有挂漏。《兵门》所列诸子目,如分《引退取之》、《引退佯败取之》为二门,分《出其不意》、《击其不备》、《攻其不整》为三门,未免稍涉繁冗。而火兽、火鸟之类,尤近於戏剧。《州郡门》分九州以叙沿革,而信都郡冀州当属兖,而误属冀。又极诋《水经》及郦道元《水经注》为僻书,诡诞不经,未免过当。《边防门》所载多数万里外重译乃通之国,亦有仅传其名不通朝贡者。既不临边,亦无事於防,题曰《边防》,名实亦舛。然其博取五经群史,及汉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之有裨得失者,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考唐以前之掌故者,兹编其渊海矣。至其各门徵引《尚书》、《周官》诸条,多存旧诂。如《食货门》引《尚书》“下土坟垆”注,谓“垆,疏也”。与孔疏所引《说文》“黑刚土也”互异。又“瑶琨筱簜”注,筱,竹箭;簜、大竹。亦传疏所未备。《职官门》引《周官》太宰之属有司会,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注云:“逆谓受也,受而钩考之,可知得失多少。”较贾公彦疏颇为明晰。似此之类,尤颇有补於经训。宋郑樵作《通志》,与马端临作《文献通考》,悉以是书为蓝本。然郑多泛杂无归,马或详略失当,均不及是书之精核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大題文府二集 歐陽文忠公全集 塞上吟四卷 畜德錄二十卷 韓文一卷 杭氏七種 經典釋文三十卷 小學考五十卷 全謝山先生經史問答十卷 詞苑英華四十五卷 [光緒]蔚州志二十卷首一卷 默庵遺集八卷 釋穀四卷 蠶尾集十卷續集二卷後集二卷 黑奴籲天錄四卷 紅樓夢散套十六卷 龍圖耳錄不分卷 分類字錦六十四卷 三國志六十五卷 大清搢紳全書不分卷 三湘從事錄一卷 嘯園叢書五十七種 歷代帝王紀要十二卷首一卷 小題七集老境二卷 清暉閣贈貽尺牘二卷 十萬卷樓叢書 鴛鴦鏡一卷 中外地輿圖說集成一百三十卷首三卷皇輿全圖一卷 小學千家詩人生必讀二卷 萬善同歸集三卷 唐宋八家文讀本三十卷 最新國文教科書不分卷 唐文粹一百卷 淳化秘閣法帖考正十卷附二卷 六書繫韻二十四卷首一卷檢字二卷 墨子十六卷 清芬閣集十二卷 讀史兵略四十六卷 奏議初編十二卷 大清文宗顯皇帝實錄三百五十六卷 幼學須知句解四卷 漁洋山人精華錄訓纂十卷目錄二卷年譜注補二卷辯訛一卷 繡像玉夔龍全傳六卷五十七回 霜哺遺音七卷 史記菁華録六卷 醫方集解三卷 道福堂詩草四卷 明詩紀事三十卷 松坡山館絕詩一卷詩餘一卷律賦一卷 茂陵秋雨詞四卷 求益齋全集五種 涉史偶悟五卷 事類統編九十三卷首一卷 寄閒堂稿四卷 古玉圖考不分卷 史記一百三十卷首一卷 三國志六十五卷 望堂金石文字初集三十一種二集十八種 湘綺樓詩十四卷 春秋左傳杜注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