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道提纲
书名《水道提纲》
作者
版本二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水道提纲》·二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齐召南撰。召南字次风,台州人,乾隆丙辰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侍郎。历代史书各志地理,而水道则自《水经》以外无专书。郭璞所注,久佚不传。郦道元所注,详於北而略於南。且距今千载,陵谷改移,即所述北方诸水,亦多非其旧。国初馀姚黄宗羲作《今水经》一卷,篇幅寥寥,粗具梗概。且塞外诸水颇有舛讹,不足以资考证。召南官翰林时,预修《大清一统志》,外藩蒙古诸部,是所分校。故於西北地形,多能考验。且天下舆图备於书局,又得以博考旁稽。乃参以耳目见闻,互相钩校,以成是编。首以海,次为盛京至京东诸水,次为直沽所汇诸水,次为北运河,次为河及入河诸水,次为淮及入淮诸水,次为江及入江诸水,次为江南运河及太湖入海港浦,次为浙江、闽江、粤江,次云南诸水,次为西藏诸水,次漠北阿尔泰以南水及黑龙江、松花诸江,次东北海朝鲜诸水,次塞北漠南诸水,而终以西域诸水。大抵通津所注,往往袤延数千里,不可限以疆域。召南所叙,不以郡邑为分,惟以巨川为纲,而以所会众流为目,故曰“提纲”。其源流分合,方隅曲折,则统以今日水道为主,不屑屑附会於古义,而沿革同异,亦即互见於其间。其自序讥古来记地理者志在《艺文》,情侈观览。或於神仙荒怪,遥续《山海》;或於洞天梵宇,揄扬仙佛;或於游踪偶及,逞异炫奇。形容文饰,只以供词赋之用。故所叙录,颇为详核,与《水经注》之模山范水,其命意固殊矣。然非召南生逢圣代,当敷天砥属之时,亦不能於数万里外闻古人之所未闻,言之如指诸掌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四書集編二十九卷 十七史商榷一百卷 [咸豐]簡州志十四卷 本草醫方合編二種 方言十三卷續二卷續補一卷 時務通攷續編三十一卷 丹魁書屋賸稿不分卷 粟香室叢書六十四種 衛生要術 躬厚堂詩錄十卷 松江府輿圖内教堂坐落縣界泛境里數清册 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 道古堂全集 怡善堂賸稿二卷附錄一卷 直齋書錄解題二十二卷 明三十家詩選初集八卷二集八集 唐才子傳十卷 袖珍十三經註 莽蒼蒼齋詩二卷 痘疹世醫心法十二卷痘疹格致要論十一卷 讀書敏求記四卷 綠梅影樓詩存一卷詞存一卷 四書章句集注二十八卷 崇禎五十宰相傳一卷 識小錄八卷 杜詩鏡銓二十卷附錄一卷 十三經劄記二十二卷 孟子外書四卷 韞山堂詩集十六卷 今古奇觀四十卷 王百穀集八種十四卷 東觀漢記二十四卷 東萊博議四卷 孟子 大乘起信論科注一卷 [光緒]祥符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光緒]高密縣志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仿宋相臺五經附考證 繡像合錦廻文傳十六卷 郭崑燾行述一卷 全謝山文鈔十六卷 小學集解六卷 痧症全書三卷 周易傳義十卷 皇朝經世文編一百二十卷姓名總目二卷 樂志堂文略四卷附錄一卷 岣嶁鑒撮四卷 震澤長語二卷 黃詩全集五十八卷 墨林今話十八卷續編一卷 存素堂詩稿十三卷文稿四卷補遺一卷 聽雨紀談一卷 征西紀略四卷 西醫内科全書六卷 沈宜人墓志 韞山六種曲 隸釋二十七卷隸續二十一卷 廿二史劄記三十六卷附補遺一卷 周易通釋六卷 丹鉛總錄二十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