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党禁
书名《庆元党禁》
作者
版本一卷(永乐大典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庆元党禁》·一卷(永乐大典本)

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亦不著录。惟见《永乐大典》中,题曰沧州樵叟撰。盖与《绍兴正论》均出一人之手。《序》称淳祐乙巳,则作於宋理宗十八年也。考党禁起於宁宗庆元二年八月,弛於嘉泰二年二月。是书之作,盖距弛禁时又四十四年矣。宋代忠邪杂进,党祸相仍,国论喧呶,已一见於元祐之籍。迨南渡后和议已成,外忧暂弭。君臣上下,熙熙然燕雀处堂。诸儒不鉴前车。又寻覆辙。求名既急,持论弥高。声气交通,贤奸混糅,浮薄诡激之徒,相率攀援,酿成门户。遂使小人乘其瑕隙,又兴党狱以中之。兰艾同焚,国势驯至於不振。《春秋》责备贤者,不能以败亡之罪独诿诸韩侂胄也。且光、宁授受之际,赵汝愚等谋及宵人,复处之不得其道,致激成祸变,於谋国尤疏。恭读御题诗章,於揖盗开门,再三致意。垂训深切,实为千古定评。讲学之家不能复以浮词他说解矣。书中所录伪党共五十九人,如杨万里尝以党禁罢官,而顾未入籍。其去取之故,亦颇难解。盖万里之荐朱子,实出至公,与依草附木,攀援门户者迥异。故讲学之家,终不引之为气类。观所作《诚斋易传》,陈栎、胡一桂皆曲相排抑,不使入道学之派。知此书之削除万里,意亦如斯,未可遽执为定论也。至如薛叔似晚岁改节,依附权奸。皇甫斌猥琐梯荣,偾军辱国。侂胄既败之后,又复列名韩党,与张岩、许及之诸人并遭贬谪。阴阳反覆,不可端倪,而其姓名亦并见此书中。岂非趋附者繁,枭鸾并集之一证哉?总之,儒者明体达用,当务潜修,致远通方,当求实济。徒博卫道之名,聚徒讲学,未有不水火交争,流毒及於宗社者。东汉不鉴战国之横议,南北部分而东汉亡。北宋不鉴东汉之党锢,洛蜀党分而北宋亡。南宋不鉴元祐之败,道学派盛而南宋亡。明不鉴庆元之失,东林势盛而明又亡。皆务彼虚名,受其实祸。决裂溃覆之后,执门户之见者犹从而巧为之词,非公论也。张端义《贵耳集》曰:“朝廷大患,最怕攻党。伊川见道之明,不能免焉。淳熙则曰道学,庆元则曰伪学。深思由来,皆非国家之福。”斯言谅矣。谨恭录御题冠此书之端,用昭万年之炯戒,并详著古来党祸之由,俾来者无惑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附考證 二十四史附考證 二十四史附考證 南北史補志十四卷附贊一卷 南北史補志十四卷附贊一卷 二十四史附考證 北江全集七種 式訓堂叢書四十一種 四書讀本十九卷 晉畧六十六卷 四書集註十九卷 漢書評林一百卷 璜川吳氏四書學四種 四書朱子本義匯參四十三卷首四卷 漢書辨疑二十二卷 廣雅書局叢書一百五十九種 廣雅書局叢書一百五十九種 漢書疏證三十六卷後漢書疏證三十卷 漢書疏證三十六卷後漢書疏證三十卷 四書集註十九卷 新斠注地里志十六卷 四書集註十九卷 式訓堂叢書四十一種 四書集註十九卷 四書集註十九卷 後漢書九十卷 四書考彙刪六卷 四史四百十五卷 三太史彙纂四書人物備考十六卷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四史四百十五卷 後漢書九十卷 四史四百十五卷 四史四百十五卷 北江全集七種 廣雅書局叢書一百五十九種 古香齋袖珍十種 古香齋袖珍十種 前漢書一百卷 前漢書一百卷 前漢書一百卷 史姓韻編六十四卷 四史四百十五卷 四史四百十五卷 史記評林一百三十卷首一卷 史記評林一百三十卷首一卷 史記一百三十卷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史記一百三十卷 校刊史記集解索隱正義札記五卷 二十四史 史記一百三十卷 漢書一百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