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奏议
书名《政府奏议》
作者
版本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政府奏议》·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范仲淹撰。仲淹字希文,其先邠州人,后徙家江南,遂为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官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知青州。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事迹具《宋史》本传。仲淹自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五年罢为陕西四路宣抚使。在政府者首尾三载,是编皆其时奏札,故以为名。分《治体》、《边事》、《荐举》、《杂奏》四类,凡八十五篇。皇祐五年,韩琦为河东经略安抚使,始序而行之。称辑之者为寺丞君,谓仲淹子纯仁也。《宋史·艺文志》载仲淹《奏议》十五卷,与此本不同。考《琦序》,称《奏议》十七卷、《政府论事》二卷,所谓十七卷者,当即《宋志》所载。特《宋志》荒谬,误“七”为“五”。所谓二卷者,当即此本。特名曰《论事》,不名曰“奏议”。然陈振孙《书录解题》有《范文正公奏议》二卷,则其名《奏议》久矣。史称方仲淹执政时,仁宗锐意治平,数问以当世要务,尝开天章阁,手诏谘询。仲淹退而条上十事,仁宗悉采用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今集中答诏条陈治道一篇,盖即其事。又请以辅臣兼制诸曹,其疏亦在集中。盖仲淹方以天下为己任,意在裁削倖滥,考核官吏,而论者多不以为然。自所陈之十事既行,任子之恩薄,磨勘之法密,侥倖者益不便,相与造作谣谤,仲淹因不安其位而去。其所施为,亦遂稍稍沮罢。观于是集,其条制规画,犹略可考见。《史赞》所称宏毅之器,足任斯责者,亦庶几乎无愧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癘瘍機要三卷 〔康熙〕新修興安縣志八卷 近青草堂詩初稿一卷 水雲詩集一卷 朱子儀禮經傳通解六十九卷 桂苑珠叢一卷 綠陰槐夏閣詞四卷 楚故畧二十卷 寒山拾得詩集一卷 南史演義三十二卷 芳園居等處陳設鋪墊等項清檔一卷 五代史補五卷附校勘記一卷 鴈門集六卷 尚書孔傳參正序例一卷 常州府屬科試新進同登全錄一卷 說文解字五音韻譜十二卷 水詞一卷 義豐文集一卷 浙東引鹽公廒籌備處報告冊民國17年-19年 北夢瑣言二十卷 鹿洲文錄三卷 波羅提木叉僧祇戒本(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一卷 [乾隆]青浦縣志四十卷 [浙江慈溪]慈邑雙頂山陳氏宗譜不分卷 周易審鵠要解四卷 泥版試印初編十一卷 尚書今古文集解三十卷 金塗銅塔考一卷 汲冢周書十卷 和靖先生文集七卷言行錄四卷 顧鳳翔遺集二卷 小泉詩草一卷 順治十五年丈量魚鱗清冊 朱竹垞文稿不分卷 南邦黎獻集十六卷 周易卦變舉要一卷 還古書院志十八卷續編一卷 [乾隆]新安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秋螢集二卷 顧端文公小心齋札記十八卷 陽明先生集要十五卷附年譜一卷 敤經筆記一卷 淮北票鹽續略十二卷 今言四卷 思補老人自訂年譜一卷 司馬溫公經進稽古錄二十卷 佛說大迦葉本經一卷 [民國]靈川縣志十四卷首一卷 衍謝一卷 習是堂文集二卷曾一川自序年譜一卷 竹谿集一卷 餓鬼報應經一卷 盤洲文集八十一卷 武林舊事六卷後集四卷 寒夜錄二卷 漢徐徵士(稺)年譜一卷 論學外篇二卷 關中勝蹟圖志三十二卷 槎上老舌一卷 [洪武]靖州志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