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释例
书名《通鉴释例》
作者
版本一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通鉴释例》·一卷(内府藏本)

宋司马光撰。皆其修《通鉴》时所定《凡例》。后附《与范祖禹论修书帖》二通。有光曾孙尚书吏部员外郎伋《跋》语,称遗稿散乱,所藏仅存,脱略已甚,伋辄掇取分类为三十六例。末题丙戌仲秋,乃孝宗乾道二年。胡三省《通鉴释文辨误序》谓光没后,《通鉴》之学其家无传。后因金使问司马光子孙,朝廷始访其后之在江南者,得从曾孙伋,使奉公祀。凡言书出於司马公者,必鋟梓行之。盖伋之始末如此。其编此书时,尝有浙东提举常平茶盐司版本。惟伋《跋》称三十六例,而今本止分十二类。盖并各类中细目计之也。伋又称,文全字阙者伋亦从而阙之,而今本并无所阙,则已非原刻之旧。胡三省又云:“温公《与范梦得修书二帖》,得於三衢学宫。《与刘道原十一帖》则得於高文虎氏。伋取以编於前例之后。”今本止有《与梦得二帖》,而《道原十一帖》无之。殆后人以《通鉴问疑》别有专本,而削去不载欤。其书杂出於南渡后,恐不无以意损益,未必尽光本旨。而相传已久,今故与《问疑》并著於录,以备参考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光緒十五年己丑恩科浙江鄉試題一卷 嚴助書一卷 平叔詩存二卷 霧隱山房詩二卷 仲長子昌言二卷 侯官郭文安公榮哀錄一卷 公孫龍子三卷 周易象說四卷 讀論語叢說三卷 陳太史訂閱詩經旁訓四卷 唐摭言十五卷 關尹子一卷 鄧子一卷 說文解字十五卷 [乾隆]西藏紀述一卷 訂譌雜錄十卷 盥廬遺箸一卷 重訂唐詩別裁集二十卷 鶴耕集九卷 同治六年丁卯科並補行咸豐十一年辛酉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 震澤紀聞一卷 周易口訣義六卷 詩古音三卷 方泉先生詩集三卷 海鷗小譜 本草備要八卷總義一卷圖一卷 音論一卷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三卷 蘇學士文集十六卷 伏羌縣志十四卷 格物學書目考一卷 瀘溪文集五十卷 鳴寃錄四卷附錄一卷 [萬曆]湖廣總志九十八卷(原缺卷四十七) 後渠子四卷 [乾隆]郯城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小學史斷二卷資治通鑑總要通論一卷 皇明帝后紀略一卷附藩封一卷 閩小紀一卷 前令鄭壺陽靖海紀畧 英水師律例四卷 里運東部河道總圖 日本遞信省職制不分卷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會試硃卷一卷 玉斗山人集三卷 孫漁人集一卷 林屋詩錄一卷 幾亭全書 類證普濟本事方(類症普濟本事方、普濟本事方)十卷 攢眉集一卷 李進士傳 貞一齋詩説一卷 藝菊一卷 外務部奏定中英修訂藏印通商章程 中華新韻不分卷 今古鈎玄四十卷 [安徽宿松]王氏宗譜十四卷首一卷 樊山政書二十卷 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江南鄉試硃卷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