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切元声
书名《等切元声》
作者
版本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等切元声》·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熊士伯撰。是编成於康熙癸未,又其讲明今韵之书也。案等韵之法,约三十六母为二十三行,排端精於一、四,知照於二、三。是以出切行韵,彼此轇轕。元刘鉴以类隔、交互等二十门法取字,后人咸遵其说。是书於等子门法颇有驳正。至内外八转、通广侷狭之类,辨论尤为详悉。然等韵之学,唯凭唇吻,虽精究此事者,不能不杂以方音,故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左右佩剑,相笑不休。自以为豪发无憾,而听之又未尝不别有说也。即如此书,内外以照二为限。内门二等,惟照有字,俱切入三等,所谓内转切三也。外门则牙、舌、唇、齿、喉二等俱有字,仍切二等,所谓外转切二也。内三外二门法,不过如此。然《臻》之开合二摄,二等止照有字,何以谓之外转耶?通广侷狭,等子明列四门,而切法以三等切及第四为“通广”一门,四等切及第三为“侷狭”一门。此外又有“小通广侷狭”门,又有“通广侷狭不定”门。是门法与等子互异也。又谓知、彻、澄同照、穿、床,泥同娘,敷同非,皆可省。按照、穿、床系齿音,知、彻、澄系舌音。士伯云庄之与章,是照与照别,非与知有异。不知章与张自别,惟《中原音韵》中钟、追锥之类,皆不分别,不可以律等子也。然则泥、娘以上下等为别,非、敷以清浊之次为别,又安可废乎?独其於双声、叠韵及《五音九弄反纽图》,剖析微至,足证前人之误,为不可没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六朝唐賦讀本不分卷 易旨四卷 事類賦三十卷 七朝紀事本末 汝東判語六卷 牧齋全集一百十卷 繡像万花樓全傳六卷 對山印稿十卷 貫華堂第六才子書八卷 金石索十二卷首一卷 述學 緝古算經考注圖草二卷 古越藏書樓書目二十卷首一卷 滋德堂集一卷附梅花幻影圖題詞一卷 續修稅則善後章程一卷 高安朱文端公校輯藏書(朱文端公藏書)十三種 通鑑紀事本末二百三十九卷 讀易雜記四卷 白香山詩集四十集 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首一卷 宋王復齋鐘鼎款識一卷 學治臆說二卷學治續說一卷學治說贅一卷善俗書一卷 廣事類賦四十卷 詩歸五十一卷 漢書地理志稽疑六卷 後知不足齋叢書 墨林今話十八卷續編一卷 夏小正戴氏傳訓解四卷考異一卷通論一卷 意林注五卷逸文一卷附編一卷 望溪先生文集十八卷集外文十卷補遺二卷 榆園叢刻十五種附一種 春秋非左二卷 海國圖志一百卷首一卷 澤存堂五種 光緒建元以來總督年表初稿 四川鄉試試卷不分卷(光緒壬寅補行庚子恩正兩科) 四書朱子本義匯參三十六卷首四卷 廉琴舫傳略一卷楊介堂觀察名臣鄉覽錄一卷 聖武記十四卷 前漢書一百卷 日本維新三十年史十二編附録 乾隆府廳州縣圖志五十卷 五車韻府十卷 國朝御史題名(清順治元年至光緒三十一年) 宋詩紀事一百卷 醫方雜録一卷 校正便蒙大學中庸三卷 同館試律續鈔二集□□卷 御選語錄十九卷 字類標韻提綱六卷 湯文正公集五種九卷 人譜一卷人譜類記二卷 善本書室藏書志四十卷附錄一卷 十二瓊室試帖一卷 黃氏醫書八種 漢印偶存不分卷 梅花詩鈔不分卷 霜紅龕集四十卷 易拇五種 寳菌堂遺詩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