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学正韵
书名《书学正韵》
作者
版本三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书学正韵》·三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元杨桓撰。桓既著《六书统》、《六书溯原》,又依韵编次是书。兼以字母等韵各分标一、二、三、四,以辨其声之高下。然或有或阙,体例不一。所列之字,兼存篆、隶二体,逐字之下注云“统指、统形、统声、统意、统注”者,见於《六书统》者也。注云“原指、原形、原声、原意、原注”者,见於《六书溯原》者也。指即指事,形即象形,声即谐声,意即会意,注即转注,省其文耳。其所分韵目,大概因《集韵》之旧而稍有订改。如《真韵》三等合口呼“麔、囷、奫、筠”等字,移入於《谆》。《谆韵》四等开口呼逡字,移入於《真》。则《真》与《谆》一为开口呼,一为合口呼,两不相杂。陆法言以《魂》、《痕》次《元》后,许敬宗等遂注三韵同用。是书移《魂》、《痕》於前,与《真》、《谆》、《文》、《欣》为一类。移《元》於后,与《寒》、《桓》、《删》、《山》、《先》、《仙》为一类。於古音以侈敛分二部者,亦各从其类。然一以今读移旧部,一以古音移今韵。虽言之有故,执之成理,究不免变乱之嫌。至於平声并《臻》於《真》,少一韵目,而入声不并《栉》於《质》。且《隐韵》、《焮韵》内二等开口呼“{角秦}、龀”等字,不知其即《臻》、《栉》之上去声。是四声一贯之故犹未尽知,其亦好为解事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重刻傳家寶俚言十卷 訓誨輯要四卷 求可堂家訓一卷 信天翁家訓一卷 敎家俚言四卷 閑家編八卷 閑家編八卷 閑家編八卷 海門家言四卷 寒燈絮語一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澄懷園語四卷 家規省括三卷 晚壑纂訓八卷 傳家寶訓十卷 傳家寶訓十卷 傳家寶訓抄一卷 金殿撰家戒詩注釋一卷 家誡錄二卷 家誡錄二卷 麟山林氏家訓一卷 水北家訓一卷 誡子書一卷 陳楓階先生訓子家書一卷 彊恕堂傳家集四卷 正家本論二卷 正家本論二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雙節堂庸訓六卷 家訓一卷 寶善堂家訓一卷 汪氏家範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