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五音韵谱
书名《说文解字五音韵谱》
作者
版本十卷(通行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卷(通行本)

宋李焘撰。焘字仁父。《桯史》云:“一字子真。”号巽严,丹棱人。绍兴八年进士,官至敷文阁学士。赠光禄大夫,谥文简(案《文献通考》作谥文定)。事迹具《宋史》本传。初,徐锴作《说文韵谱》十卷,音训简略,粗便检阅而已,非改许慎本书也。焘乃取《说文》而颠倒之。其初稿以《类篇》次序,於每部之中易其字数之先后,而部分未移。后复改从《集韵》,移自一至亥之部为自东至甲。《说文》旧第,遂荡然无遗。考徐锴《说文系传》仿《易·序卦传》例,作《部叙》二篇,述五百四十部以次相承之故,虽不免有所牵合,而古人学有渊源,要必有说,未可以臆见纷更。又徐铉新附之字,本非许慎原文。一概混淆,亦乖体例。后人援引,往往以铉说为慎说,实焘之由。其中惟《手部》“捴”字徐铉作“许归切”一条,能纠本书之谬。其馀如“”字本作“似醉切”,乃改为“房九切”;“苜”字本“模结切”,乃改为“徒结切”;又“臤”字本“苦闲切”,乃改为“邱耕切”:则多所窜乱。《说文》《酉部》有“酓”字,音“咽嗛切”,而焘删去不载,则有所遗漏。甚至“犛”字本“里之切”,而误作“莫交切”;“氂”字本“莫交切”,而误作“里之切”:颠倒错乱,全乖其本义、本音,尤为疏舛。顾其书易於省览,故流俗盛行。明人刊《文献通考》,又偶佚此书标题,而连缀其前后《序》文於徐锴《系传》条下,世遂不知焘有此书。明陈大科作《序》,竟误以为许慎旧本。茅溱作《韵谱本义》,遂推阐许慎《说文》所以始於“东”字之意,殊为附会。顾炎武博极群书,而所作《日知录》,亦曰:“《说文》原本次第不可见。今以四声列者,徐铉等所定也。”是虽知非许慎书,而又以焘之所编误归徐铉。信乎考古之难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找家谱请移步:家谱族谱查询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陳後岡詩集:1卷,文集1卷 莊子:10卷 爾雅平議:1卷 惜抱軒全集:14種 88卷 周官精義:十二卷 李奎接母(李逵接母):全三囬 司空表聖詩集:5卷 除嫌約:1卷 清史紀事本末:80卷 重刊校正唐荊川先生文集:12卷 不空和尚碑 塞北小抄:一卷 橋西雜記:一卷 尚書正義:20卷 左氏摘奇:十二卷 小言:1卷 六如居士全集 王忠慤公遺書:43種 重廣會史:100卷 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20卷,卷首1卷 歸潛志:十四卷,附錄一卷 方望溪先生全集: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集外文補遺2卷,年譜2卷 漢谿書法通解:8卷 葉先生詩話:3卷 趙後外傳:1卷 史記鈔:九十一卷 玉燕寶卷 二十史朔閏表 謝法曹集:1卷 魏碑大觀初集:不分卷(498- ) 千齡會圖傳附詩:不分卷 讀孟子質疑:2卷 孚祐帝君淺註道德經:二卷 王遵嚴集:10卷 公羊家哲學:不分卷 宣和譜:1卷 嘉定贈彆詩文:一卷 遯圃詹言:10卷 國立北平圖書館書目總目索引:不分卷 元史氏族表:3卷 續雲夢縣志略:[光緒]:10卷,首1卷,末1卷 陶齋吉金錄:8卷 資陽縣志稿:[民國]:4卷 孫子集注:13卷 中隱園詩:6卷,詞2卷 鄴中記:1卷 浣華集:1卷 密雲縣志:[民國]:6卷,卷首1卷 安龍逸史:二卷 養魚經:一卷 嬃碪課讀圖:不分卷 泰興縣志:[光緒]:26卷,首1卷,末1卷 滄城殉難錄:四卷 瀛寰小記:1卷,附芝博瑣言1卷,杼柚漫談1卷 (奏準)天津新議通商條約 策鰲雜摭:8卷 古海國遺書鈔 達古齋博物彙誌:6卷 餐芍華館詩集:8卷,蕉心詞一卷 東萊先生古文關鍵: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