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韵
书名《广韵》
作者
版本五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广韵》·五卷(内府藏本)

不著撰人名氏。考世行《广韵》凡二本,一为宋陈彭年、邱雍等所重修,一为此本。前有孙愐《唐韵序》,注文比重修本颇简。朱彝尊作《重修本序》,谓明代内府刊版,中涓欲均其字数,取而删之。然《永乐大典》引此本,皆曰陆法言《广韵》;引重修本,皆曰《宋重修广韵》。世尚有麻沙小字一本,与明内府版同题曰“乙未岁明德堂刊”。内“匡”字纽下十三字皆阙一笔,避太祖讳,其他宋讳则不避。邵长衡《古今韵略》指为宋椠,虽未必然。而《平声》“东”字注中引东不訾事,重修本作“舜七友”,此本讹作“舜之后”。熊忠《韵会举要》已引此本,则当为元刻矣,非明中涓所删也。又宋人讳殷,故重修本改“二十一殷”为“欣”,此尚作“殷”,知非作於宋代。且唐人诸集,以《殷韵》字少,难於成诗,间或附入《真、谆、臻韵》。如杜甫《东山草堂》诗、李商隐《五松驿》诗,不一而足。说文所载《唐韵》翻切,“殷”字作“於身切”,“欣”字作“许巾切”,亦借《真韵》中字取音,并无一字通文。此本注殷独用,重修本始注“欣与文通”,尤确非宋韵之一徵。考《唐志》、《宋志》皆载陆法言《广韵》五卷,则法言《切韵》亦兼《唐韵》之名。又孙愐以后,陈彭年等以前,修《广韵》者尚有严宝文、裴务齐、陈道固三家,重修本中皆列其名氏。郭忠恕《佩觿》上篇尚引裴务齐《切韵序》辨其老、考二字左回右转之讹。知三家之书,宋初尚存,此本盖即三家之一。故彭年等所定之本不曰“新修”而曰“重修”,明先有此《广韵》。又景德四年《敕牒》,称旧本注解未备,明先有此注文简约之《广韵》也。彝尊精於考证,乃以此本为在后,不免千虑之一失矣。惟新、旧《广韵》皆在《集韵》之前,而上、去二声乃皆用《集韵》移并之部分,平、人二声又不从《集韵》移并。疑贾昌朝奏并十三部以后,校刻《广韵》者以《豏》、《槛》、《俨》、《陷》、《鉴》、《酽》六部字数太窄,改从《集韵》以便用。《咸》、《衔》、《严》、《洽》、《狎》、《业》六部字数稍宽,则仍其旧而未改。观徐锴《说文韵谱》,上声以《湛》、《槛》、《俨》相次,去声以《陷》、《鉴》、《醶》相次,则唐人旧第可知也。此於四声次序,前后乖违,殊非体例。以宋椠如是,今姑仍旧本录之,而订其误如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龙游县教育志:1983-2005 肇庆华侨志 漳州华侨志 永胜人口志 中国共产党青海地方组织志 五祖寺志 龙游县教育志 嘉兴市文化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宁夏国土资源 白水县军事志:公元前823年-公元2005年 澄城县军事志:公元前771年-公元2005年 凤县军事志:公元前1914年-公元2005年 府谷县军事志 灌南县政协志:1981-2007 营口市政协志:1950-1990 铁岭县政协志:1955.11-2004-.12 梨树县政协志:1957-2006 南昌市交通资料汇编 上饶地区交通志 赣州市交通志 洪湖交通志:1840-1987 云南省开远市土地志 米泉县土地志 上海水利志 三台县总工会志:1927-1985 东营市教育志 农安县政协志:1959.9-2002.12 政协齐齐哈尔市委员会志:1987-2007 桐城文化志 宜昌市交通志 万县港口志 本溪文化志 武岗县交通志 平顶山市交通志 绍兴市土地志 巩义市土地志 沈阳市土地志 历代中外行纪 靖州县人口志 吴江市土地管理志 黔阳县交通志 中山市检察志 运城地区交通志 阳泉公路交通史 和田地区土地志 固原县军事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县(市)军事志 大英县人民代表大会志 淇县文化志 沅陵县文化志 金牛区文化志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艺术志 简阳县文化志 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志 新城子区教育志·1904-2000 昌宁县文化体育志:1933-2008 澂江县文化志 壶关县教育志:1840-1985 南皮县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