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长历
书名《春秋长历》
作者
版本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春秋长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陈厚耀撰。厚耀字泗源,泰州人。康熙丙戌进士。官苏州府教授。以通算入直内廷,改授检讨,终右谕德。是书补杜预《长历》而作。原本不分卷帙,今约略篇页,釐为十卷。其凡有四:一曰历证。备引《汉书》、《续汉书》、《晋书》、《隋书》、《唐书》、《宋史》、《元史》、《左传注疏》、《春秋属辞》、《天元历理》、朱载堉《历法新书》诸说,以证推步之异。其引《春秋属辞》载杜预论“日月差谬”一条,为《注》、《疏》所无。又引《大衍历义》“春秋历考”一条,亦《唐志》所未录。尤足以资考证。二曰古历。以古法十九年为一章。一章之首,推合周历正月朔日冬至。前列算法,后以春秋十二公纪年,横列为四章,纵列十二公,积而成表,以求历元。三曰历编。举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一一推其朔闰及月之大小,而以《经》、《传》干支为证佐。皆述杜预之说而考辨之。四曰历存。以古历推隐公元年正月庚戌朔。杜氏长历则为辛巳朔,乃古历所推之上年十二月朔,谓元年之前失一闰,盖以《经》、《传》干支排次知之。厚耀则谓如预之说,元年至七年中书日者虽多不失,而与二年八月之庚辰、三年十二月之庚戌、四年二月之戊申,又不能合。且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朔日食,桓公三年七月壬辰朔日食,亦皆失之。盖隐公元年以前非失一闰,乃多一闰。因退一月就之,定隐公元年正月为庚辰朔,较《长历》实退两月,推至僖公五年止。以下朔闰,因一一与杜历相符,故不复续载焉。杜预书惟以干支递排,而以闰月小建为之迁就。厚耀明於历法,故所推较预为密。盖非惟补其阙佚,并能正其讹舛。於考证之学极为有裨,治《春秋》者固不可少此编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光緒]高要鄉土志 書老生蒙難事一卷 酒家傭三卷 北郊配位尊西向議一卷 納貓經 涑水記聞十六卷 音注張濂亭文不分卷 半行庵詩存稿八卷 演山先生文集(演山集)六十卷 近異錄一卷 本語一卷 錢考功集十卷 占候抄 笠山詩草一卷 渾蓋通憲圖說二卷首一卷 李卓吾評于節闇集八卷 洪陽張先生問奇集二卷 新語二卷 [光緒]金山縣志三十卷首一卷 孫子白話演義一卷 海叟詩集四卷、集外詩一卷 箴膏肓評一卷 [康熙]東平州續志八卷 人同錄四卷 雲中約草一卷疏草四卷 清聖詞志畧一卷 金匱要畧淺注十卷 文海披沙八卷 天目先生集二十卷附錄一卷 淞濱瑣話二卷 劉簾舫先生吏治三書 上海指南九卷附録二卷 同治十二年癸酉科帶補咸豐十一年辛酉科雲南鄉試朱卷一卷 致遠堂集三卷 金石紀聞 荔枝話一卷 杭州養正書塾章程一卷規約及課程表一卷 五代會要三十卷 尤射 梁昭明太子六律六呂文啓一卷 姓氏辯誤三十卷 友會談叢三卷 臨高縣一卷 毛詩音存三卷 儀禮注疏十七卷 坐忘論一卷 也是園藏書目九卷 西河詞話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王經三卷 散家財天賜老生兒雜劇一卷 金粟園清語一卷 暫留軒詩抄八卷 朱文公語錄類要述十八卷 詩歸 樊諫議集附録一卷 雜序一卷 賈島祭詩一卷 古文選本二卷 拙園詩選一卷 靈〓秘録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