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本义
书名《春秋本义》
作者
版本三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春秋本义》·三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元程端学撰。端学字时叔,号积斋,庆元人。至治元年举进士第二,官国子助教,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事迹附载《元史·儒学传·韩性传》中。是书乃其在国学时所作。所采自三《传》而下凡一百七十六家,卷首具列其目。《宁波府志》及《千顷堂书目》均称所采一百三十家,未喻其故也。首为《通论》一篇、《问答》一篇、《纲领》一篇。其下依《经》附说,类次群言,间亦缀以案语。《左传》事迹,即参错於众说之中,体例颇为糅杂。其大旨仍主常事不书,有贬无褒之义。故所徵引,大抵孙复以后之说。往往缴绕支离,横加推衍,事事求其所以贬。如《经》书“纪履緰来逆女”、“伯姬归于纪”,此自直书其事,旧无褒贬。端学必谓履緰非命卿,纪不当使来迎,鲁亦不当听其迎。夫履緰为命卿,固无明文。其非命卿,又有何据乎?纪叔姬之归酅,旧皆美其不以盛衰易志,归於夫族。端学必以为当归鲁而不当归酅,斯已刻矣,乃复诬以失节於纪季。此又何所据乎?至於宋儒之驳《左传》,不过摘其与《经》相戾,如《经》曰:“楚子麇卒”,而《传》曰“遇弑”之类耳。端学乃事事皆云未知信否,则天下无可据之古书矣,以其尚颇能纠正胡《传》,又所采一百七十六家,其书佚者十之九,此书犹略见其梗概,姑录之以备参考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性理真詮四卷首一卷 明紀彈詞注二卷 石鼓文釋存一卷附補注一卷 金樓子六卷首一卷 時務報附書八種 知足齋詩集二十卷續集四卷文集六卷進呈文稿二卷 編輯痘疹心法要訣六卷 本草經疏三十卷 武林掌故叢編二十六集 彭剛直公詩集八卷 農務實業新編 御纂周易述義十卷 日本帝國憲法義解不分卷 春秋左傳分類對賦四卷 古周易一卷 忠孝福二卷三十出 柳庭輿地隅說三卷 魏昭士文集十卷 康熙字典十二集等韻一卷備考一補遺一卷 [姻緣榜]五部七十八回 校訂困學紀聞集證二十卷 日本雜事二卷 宦游紀實二卷 離騷賦一卷 汪龍莊先生遺書 光學二卷視學諸器圖說一卷 弘簡錄二百五十四卷 東遊志傳 莊屈合詁不分卷 神農本草經疏三十卷 古文品外錄二十四卷 經傳釋詞十卷 九都祀總簿 喬夢符小令 六觀樓北曲六種六卷 督操兩標各營朋道光十一年分扣銀數目册 錢胡印譜 野穫編三十卷首一卷補遺四卷 六朝選詩定論十八卷 [光緒]歸順直隸州志六卷 紫雲山房文鈔一卷 [道光]東鄉縣志二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順治]河南通志五十卷 焚香山館研存便覽一卷 [道光]高州府志十六卷 續古文辭類纂二十八卷 楹聯叢話十二卷 欽定續文獻通考二百五十卷 舊約合參 歸元恭文續鈔不分卷 留茆盦尺牘叢殘四卷 重訂教乘法數十二卷 左傳事緯十二卷字釋一卷左邱明小傳一卷 欽定大清會典一百卷首一卷 春秋左傳杜注三十卷首一卷 讀易辨疑四卷 含薰室文集五卷附錄一卷詩集二卷 宋少保岳鄂王行實編年二卷 兩漢刊誤補遺十卷 福州潮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