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注周礼
书名《高注周礼》
作者
版本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高注周礼》·二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高愈撰。愈字紫超,无锡人。顺治中岁贡生。《江南通志》载愈著《周官集解》十六卷,当即是书。其分卷各异,殆传写者不同也。书中采前人之说多本诸王昭禹《订义》,亦间有发明。其中有最驳者数条,如《大司徒》:“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郑康成《注》谓其食者半、参之一、四之一者,乃天子食此诸侯之贡也,不用先郑之说。愈谓诸侯自食其半、三之一、四之一,而以其馀贡天子。其说颇诋康成。今考《春秋》昭公十三年《传》曰:“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杜注:“公侯地广,故取贡者多。”如愈所说,公地五百里乃自食其半,以其半贡天子。侯伯地四百里、三百里,仅自食其三之一,乃以其二贡天子。子男地二百里、一百里,仅自食其四之一,乃以其三贡天子。则尊反贡轻,而卑反贡重矣。昭公十三年《传》又曰:“卑而贡重者甸服也。”杜注:“甸服谓天子畿内共职贡,即公卿大夫之采地。”郑玄《小司徒注》:“采地,食者皆四之一。公凡四都,一都之田税入於王。卿凡四县,一县之田税入於王。大夫凡四甸,一甸之田税入於王。”是食采者卑与尊同,故云卑而贡重。是周制甸服贡重,尚不过四分之一,岂邦国所贡乃至於三之二、四之三乎?《司勋》文曰:“凡颁赏地,三之一食。”《注》云:“赏地之税三分,王食其一。”与《大司徒》所云其食者半、其食者三之一、四之一,均为王之所食,与《大司徒》文例义略同。愈乃不一置解,而独於此别生异说,似未贯洽全经也。又《小司徒》曰:“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郑玄《注》曰:“此谓造都鄙也。”愈乃曰:“四县为都,计田止一千二十四井,以《稍人》丘乘法推之,止得兵车六十四乘,视百乘之家犹逊焉。而《传》称先王之制,大都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此八千一百九十二家,不能当天子六乡、六遂十五之一。是犹不足称小都,而况大都乎?”今考《春秋》隐公元年《传》:“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杜《注》谓都城当国三分之一,非谓田邑车乘当国三分之一也,愈不得引以为难。且四县为都,本小都也,积四小都乃为大都。今愈以四县之都为大都,於郑《注》尚未详考。又《春秋》襄公二十七年《传》曰:“惟卿备百邑。”杜《注》云:“此一乘之邑。”孔《疏》云:“百乘为采邑之极。”《坊记疏》谓公之孤、侯伯之卿与天子之三公同,俱方百里。是惟大都方百里者乃得有百乘,而天子之卿止得小都五十里,安得同於侯伯之卿?又宁以不及百乘为嫌耶?至四县为都,凡一千二十四井,以《司马》“甸出一乘”之法求之,所出本不及十六乘,而愈乃谓得兵车六十四乘,尤舛误矣。《稍人》:“掌丘乘之政令。”郑读“乘”为“甸”,谓掌丘及甸之政令也。愈谓“乘”字不当改读,遂谓一丘出一乘。考《春秋·成公元年》“三月,作丘甲。”杜《注》:“长毂一乘,甸所赋。今鲁使丘出之,讥重敛,故书。”若《稍人》已令丘出一乘,则兴周之制也,《春秋》又何得书以示讥耶?又《韩诗》“维禹陈攵之”,《毛诗》“陈攵”作“甸”。陈攵训曰乘,甸亦训曰乘。古陈、乘、甸三字音同,故读乘为甸。愈不知古音,故有此疑,是亦妄难郑氏也。他如谓郊社相对,社即祭地,更无北郊;九夫为井即十夫有沟,都鄙乡遂不异制:则均袭旧文,无庸更辨者矣。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瘦羊錄 觀古堂彙刻書 餘冬錄六十一卷 隸篇十五卷續十五卷再續十五卷附金石目一卷續一卷再續一卷字目一卷續一卷再續一卷 類篇十五卷 隔簾花影 滇繫□□卷 昭明文選六十卷 筤墅說書不分卷 後山先生集二十四卷 籥盦東游日記 皇朝輿地略一卷 德國擴充海軍條議一卷 漢景君碑 田間集十卷 德宗景皇帝御製文一卷 說文五翼八卷 古今識鑒九卷 尚論後篇四卷 籌國芻言二卷 黃石公素書一卷 醫宗必讀五卷首一卷 金蘭集三卷 説岳全傳二十卷八十回 大明成化庚寅重刊改併五音集韻十五卷 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後集四卷三集三卷四集四卷 [乾隆]合州志十六卷首一卷 [同治]鹽山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宋六十一家詞選十二卷 浙西水利備考不分卷 續藏書二十七卷 忘筌書十卷 宋李忠定公奏議十五卷文集選二十九卷首四卷 善惡圖全傳四十回 淮海集十七卷後集二卷淮海詞一卷 四大奇書第一種六十卷一百二十回 唐詩歸三十六卷 郘亭詩鈔六卷遺詩八卷 辨學啓蒙一卷 聊城縣鄉土志一卷 欽定宗人府則例三十一卷首一卷 奏定京内官制全案一卷 幾何原本十五卷 陶庵夢憶八卷 [花果草木藥譜] 周書斠補四卷 朱文端公集十二卷 在山草堂吟稿八卷 詩經精華十卷首一卷 [道光]續增高郵州志六卷 讀史方輿紀要一百三十卷輿圖要覽四卷 魯齋心法二卷 翰苑十三經集字不分卷 萃錦唫十八卷 潛書四卷 心眼指要四卷 痘疹詩賦二卷 李長吉歌詩四卷首一卷外集一卷 格致鏡原一百卷 太上黃庭內景玉經不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