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考误
书名《深衣考误》
作者
版本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深衣考误》·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江永撰。深衣之制,众说纠纷。永据《玉藻》“深衣三袪,缝齐倍要,衽当旁”云:“如裳前后当中者,为襟为裾,皆不名衽。惟当旁而斜杀者乃名衽。”今以永说求之训诂诸书,虽有合有不合,而衷诸《经》文,其义最当。考《说文》曰:“衽,衣衤金也。”衤金即襟,永以裳之前为襟,而旁为衽。《说文》乃以衣襟为衽,则不独裳为衽矣。又《尔雅》曰:“执衽谓之袺,扱衽谓之襭。”李巡曰:“衽者,裳之下也。”云下则裳之下皆名衽,不独旁矣。然《方言》曰:“褛谓之衽。”郭璞《注》曰:“衣襟也。”与《说文》前襟名衽义正同。而郭《注》又云:“或曰衽,裳际也。”云裳际则据两旁矣。永之所考,盖据璞《注》后说也。又刘熙《释名》云:“襟,禁也,交於前,所以禁御风寒也。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后当见倨也。衽,襜也,在旁襜襜然也。”证以永说,谓裳前襟后裾,皆直幅不交裂,则即《释名》所云“倨倨然直”也。谓在旁者乃名衽,则即《释名》“在旁襜襜”之义也。其释《经》文“衽,在旁”三字实非孔《疏》所能及。其后辨续衽钩边一条,谓续衽在左,前后相属,钩边在右,前后不相属。钩边在汉时谓之曲裾,乃别以裳之一幅斜裁之,缀於右后衽之上,使钩而前。孔《疏》误合续衽、钩边为一。其说亦考证精核,胜前人多矣。

○附录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增補事類統編九十三卷 淨土聖賢錄九卷 南軒先生論語解十卷 廣雅補疏四卷 韞山堂時文初集不分卷二集不分卷三集不分卷 竹居偶錄不分卷 江南北大營紀事本末二卷 [正德]武功縣志三卷首一卷 皇明詩選十三卷 人譜正篇一卷續篇一卷三篇一卷人譜類記增訂六卷 辛卯侍行記六卷 博物要覽十二卷 隨園三十八種 禪關策進二集 風穴志略二卷 畫耕偶錄四卷 琉球國志畧十六卷首一卷 莫愁湖志六卷首一卷 英字指南六卷 四書貫解十九卷 篟園摸印存稿□□卷 重刊明成化東坡七集 蘭溪歷代人物考一卷 槐軒雜著四卷 列朝詩集乾集二卷甲集前編十一卷甲集二十二卷乙集八卷丙集十六卷丁集十六卷閏集六卷 春秋大事表摘要四卷 古文審八卷 聖祖仁皇帝御製百家姓一卷耕織圖詩一卷 通商章程成案彙編三十卷 燼餘詩草四卷 藝舟雙楫二卷 八銘塾鈔二集不分卷 梅勿庵先生曆算全書二十九種七十四卷 施公案前傳四卷九十八回施公案後傳六卷一百回 [光緒]增修灌縣志十四卷首一卷 金源劄記二卷又劄一卷史論五答一卷吉貝居暇唱一卷 履齋四明吟稿二卷 古文淵鑒六十四卷 茶香室三鈔二十九卷四鈔二十九卷 董子春秋繁露十七卷 德國議院章程不分卷 稻香吟館詩文集七卷 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遺文一卷 項太史全稿不分卷一百六十一篇 王臨川全集一百卷 時務通攷續編三十一卷 萬善花室文集六卷續集一卷詩集四卷詞稿一卷 集古錄十卷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卷 佐治藥言一卷 秘書廿一種 鄮峯草堂抄不分卷 尊聞居士集八卷 北史一百卷 宋詩紀事一百卷 心潛書屋詩存一卷 原機啟微二卷附錄一卷 冷廬雜識八卷 北牕炙輠錄二卷 夢綠草堂詩鈔續集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