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传旁通
书名《诗传旁通》
作者
版本十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诗传旁通》·十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元梁益撰。益字友直,号庸斋,江阴人。自署三山者,以其先福州人也。尝举江浙乡试,不及仕宦,教授乡里以终。事迹附载《元史·儒学传·陆文圭传》内。朱子《诗传》,详於作《诗》之意,而名物训诂仅举大凡。盖是书仿孔、贾诸疏证明注文之例,凡《集传》所引故实,一一引据出处,辨析源委。因杜文瑛先有《语孟旁通》,体例相似,故亦以《旁通》为名。其中如圣人之耦,则引《西汉书》刘歆论董仲舒语。“见尧於羹,见舜於墙”则引《后汉书·李固传》以明出典。或朱子所未详者,亦旁引诸说以补之。如五緎、五总,引陆佃之语。三单,引郑《笺》羡卒、孔《疏》副丁之类。亦间有与朱子之说稍异者。如“顷筐塈之”,《集传》音“许器切”,《大雅》“民之攸塈”,《集传》音“许既切”者,从陆德明《经典释文》。益则引《礼部韵》,谓“许既切”者,在《未韵》,音饩,注云:“取也”。“许器切”者,在至韵,音洎,作“巨至切”。朱子之音与《礼部韵》不同云云。是是非非,绝不坚持门户。视胡炳文等之攀附高名,言言附合,相去远矣。卷首为类目,末一卷则其叙说。内一条论秦造父封赵,因录罗泌《国姓纪原》之文,自谓此於《诗传》虽无所系,而宋氏有国,其姓亦当知,故通之。则冗赘之文,汗漫无理,可已而不已者也。前有至正四年太平路总管府推官滨州翟思忠《序》,明朱睦《授经图》遂以《诗传旁通》为思忠作,殊为疏舛。今从朱彝尊《经义考》所辨(案彝尊所引乃陆元辅之言),附订正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禮緯含文嘉一卷 雪溪詩稿三卷 愚山詩鈔二卷 嵩少遊草一卷 大明萬曆五年歲次丁丑大統曆一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古刻叢鈔一卷 五經贊一卷 人天清籟集一卷 訂譌雜錄十卷 印人傳三卷 大清搢紳全書不分卷附大清中樞備覽不分卷(清宣統二年秋) 大乘頂王經一卷 金梁夢月詞二卷懷夢詞一卷 英杰歸真一卷 筆算數學三卷附筆算數學簡本 呂衡州集十卷 歷代紀元彙考五卷 譚苑醍醐 佛藏經四卷 旋宮合樂譜一卷 設官二卷 笠山詩選五卷 學易管窺二卷 蝴蝶配一卷 飄然集三卷附校勘記一卷校勘續記一卷 繡像後唐奇書蓮子瓶傳二十三回 曆法新書五卷 家世舊聞一卷 雜藏經一卷 月波洞中記一卷 曇花集一卷 [湖南益陽]鄒氏續修族譜八卷 續吳中故實記一卷 海國公餘輯錄六卷雜著三卷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三卷 [康熙]徽州府通志二十六卷 梁書五十六卷 亦園全集六卷 寄閒堂詩集八卷 韓詩外傳十卷 星烈日記彙要四十卷首二卷末一卷 擬彙刊周秦諸子校注輯補善本敍錄 素問運氣圖括定局立成一卷 柏枧山房文集十六卷續一卷詩集10卷續2卷駢體文二卷 傷寒微旨論二卷 通志天文祕略不分卷 富良江源流考一卷 分毫字辨 咒齒經一卷 武英殿本二十三史考證六十七卷 神仙傳 晉文約鈔不分卷 傷寒論集注 律十二卷音義一卷 籐陰客贅一卷 淸江碧嶂集一卷 歷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卷 四書直解二十七卷 蘭臺集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