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传旁通
书名《诗传旁通》
作者
版本十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诗传旁通》·十五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元梁益撰。益字友直,号庸斋,江阴人。自署三山者,以其先福州人也。尝举江浙乡试,不及仕宦,教授乡里以终。事迹附载《元史·儒学传·陆文圭传》内。朱子《诗传》,详於作《诗》之意,而名物训诂仅举大凡。盖是书仿孔、贾诸疏证明注文之例,凡《集传》所引故实,一一引据出处,辨析源委。因杜文瑛先有《语孟旁通》,体例相似,故亦以《旁通》为名。其中如圣人之耦,则引《西汉书》刘歆论董仲舒语。“见尧於羹,见舜於墙”则引《后汉书·李固传》以明出典。或朱子所未详者,亦旁引诸说以补之。如五緎、五总,引陆佃之语。三单,引郑《笺》羡卒、孔《疏》副丁之类。亦间有与朱子之说稍异者。如“顷筐塈之”,《集传》音“许器切”,《大雅》“民之攸塈”,《集传》音“许既切”者,从陆德明《经典释文》。益则引《礼部韵》,谓“许既切”者,在《未韵》,音饩,注云:“取也”。“许器切”者,在至韵,音洎,作“巨至切”。朱子之音与《礼部韵》不同云云。是是非非,绝不坚持门户。视胡炳文等之攀附高名,言言附合,相去远矣。卷首为类目,末一卷则其叙说。内一条论秦造父封赵,因录罗泌《国姓纪原》之文,自谓此於《诗传》虽无所系,而宋氏有国,其姓亦当知,故通之。则冗赘之文,汗漫无理,可已而不已者也。前有至正四年太平路总管府推官滨州翟思忠《序》,明朱睦《授经图》遂以《诗传旁通》为思忠作,殊为疏舛。今从朱彝尊《经义考》所辨(案彝尊所引乃陆元辅之言),附订正焉。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穀詒彙十四卷 大學衍義補一百六十卷首一卷 大學衍義四十三卷 慈溪黃氏日抄分類三十一卷古今紀要十五卷 慈溪黃氏日抄分類九十七卷 棉陽學準五卷 棉陽學準五卷 中說十卷 中說十卷 中說十卷 中說十卷 東溪日談錄十三卷 晏子春秋七卷附音義二卷 日知薈說四卷 日知薈說四卷 日知薈說四卷 中論二卷 劉向新序十卷 劉向說苑二十卷 新刊劉向先生說苑二十卷 陽明語錄三卷傳一卷 閑家編八卷 閑闢錄十卷 鹽鐵論十二卷 鹽鐵論十二卷 鹽鐵論十卷 人譜一卷人譜類記二卷 曾子註釋四卷敘錄一卷 範身集略八卷 性理標題彙要二十二卷 性理標題彙要二十二卷 性理大全書七十卷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御纂性理精義十二卷 列子沖虛真經八卷音義一卷 列子沖虛真經八卷音義一卷 列子沖虛真經八卷音義一卷 列子沖虛真經八卷音義一卷 鬳齋莊列子口義十九卷 小學集解六卷 三子合刻十三卷 三子合刻十三卷 列子八卷附盧註考證一卷 列子八卷附盧註考證一卷 解莊十二卷 沖虛至德真經八卷 沖虛至德真經八卷 南華經四卷 道德性命前集二卷 道德經二卷附老子考異一卷 黃庭內景玉經註三卷 莊子郭註十卷 莊子旁註五卷 老子元翼二卷 老子道德經二編 莊子南華真經十卷 莊子通義十卷 莊子南華真經三卷 莊子鬳齋口義十卷 梓潼帝君化書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