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传通释
书名《诗传通释》
作者
版本二十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诗传通释》·二十卷(内府藏本)

元刘瑾撰。瑾字公瑾,安福人。其学问渊源出於朱子。故是书大旨在於发明《集传》,与辅广《诗童子问》相同。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於二家多所驳诘。然广书皆循文演义,故所驳惟训解之辞。瑾书兼辨订故实,故所驳多考证之语。如注《何彼襛矣》,以齐桓公为襄公之子。注《魏风》以魏为七国之魏。注《陟岵》,谓毛《传》先出,《尔雅》后出。注《绸缪》,谓心宿之象,三星鼎立。注《鹿鸣之什》,谓上下通用,止《小雅》二《南》,其《大雅》独为天子之乐。注《节南山》,以家父即《春秋》之家父,师尹即《春秋》之尹氏(案此项安世之说,见朱善《诗解颐》,瑾袭之而隐其名也。)注《楚茨》,误读郑康成《玉藻注》,以楚茨为即采齐。注《甫田》,误读毛《传》车梁,以为即《小戎》之梁辀。注《殷武》,杜撰殷庙之昭穆,及祧庙世次。皆一经指摘,无可置辞。故启源讥胡广修《诗经大全》,收瑾说太滥(案《大全》即用瑾此书为蓝本,故全用其说。启源未以二书相较,故有此语。谨附订於此)。然徵实之学不足,而研究义埋究有渊源。议论亦颇笃实,於诗人美刺之旨尚有所发明,未可径废。至《周颂·丰年篇》,朱子《诗辨说》既驳其误,而《集传》乃用《序》说,自相矛盾。又三夏见於《周礼》,吕叔玉注以《时迈》、《执竞》、《思文》当之,朱子既用其说,乃又谓成康是二王谥,《执竞》是昭王后诗,则不应篇名先见《周礼》。瑾一一回护,亦为启源所纠。然汉儒务守师传,唐疏皆遵注义。此书既专为朱《传》而作,其委曲迁就,固势所必然,亦无庸过为责备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盾鼻餘瀋:1卷 碑版文廣例:10卷 尹健余先生全集:61卷 [yi]齋詩文集:文集8卷,詩集4卷 咄咄吟:2卷 附錄 1卷 東郊土物詩 心王銘別義解:[1卷],心王銘頌:[1卷] 存悔齋集:28卷,外集4卷 散原精舍詩:2卷,續集3卷 愧內集:12卷,附柏廬外集4卷 詩傳注疏:3卷 通鑑擥要:前編2卷,正編19卷,續編8卷 四書逸箋:6卷 新纂門目十朝名臣言行錄:40卷 王文秀渭塘奇遇記:1卷 俄國變通興盛記:4卷 易經遵孔八晳類稿:12卷,卷首:[1卷] 棠湖詩稿:1卷 雲中事記:1卷 曾文正公書札:33卷 韓城縣志:[乾隆]:16卷,首1卷 龍門縣志:[康熙]:16卷 經義述聞:32卷 攝大乘義章卷第四:[1卷] 茶經:三卷 飴山詩集:20卷,聲調譜2卷,續譜1卷 說文解字:15卷 放翁題跋:6卷 說詩社詩錄:38卷 獨斷:2卷 青箱閣詩集:不分卷 論語范氏注:1卷 七佛俱底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法:一卷 續名醫類案:36卷 酒譜:1卷 毛詩詞例舉要:[略本]:1卷 畫耕偶錄:4卷 緝古算經:1卷 廣倉學窘叢書甲類:第1集 東陵詩:4卷 亦政堂重修古玉圖:二卷 李氏五修宗譜摘鈔:1卷 北遊詩集:一卷 文字蒙求:4卷 峽江圖攷附行川必要 易林:4卷,首1卷 地理全志 經籍纂詁:5卷 聲韻要刊 廣荘 宋湘颿先生遺著:3種 蒲編堂詩存:4卷 唐史論斷:3卷 景定嚴州續志:10卷 曝書亭集詞註:7卷 玉井樵唱:3卷 師竹廬聯話:12卷 欽定明鑑:24卷 新刻繪圖粉妝樓全傳:六卷八十回 駱賓王文集: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