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辑闻
书名《周易辑闻》
作者
版本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内府藏本)
下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内容 《周易辑闻》·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内府藏本)

宋赵汝楳撰。汝楳,商王元份七世孙,资政殿大学士善湘之子。理宗时官至户部侍郎。考《宋史·赵善湘传》,载其说《易》之书,有《约说》八卷,《或问》四卷,《指要》四卷,《续问》八卷,《补过》六卷。盖研究是经,用功最久,故汝楳承其家学,以作是编。其说据《汉书·儒林传》称费直惟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疑《说卦》、《序卦》、《杂卦》皆为汉儒窜人。又以《系辞》多称“子曰”,定为门人所记,非夫子之书。因置此诸传,惟注经文。其以《彖传》散附彖辞,《小象》散附爻辞,仍用王弼之本。其以《大象》移於卦画之后,彖辞之前,以《文言》散附《乾》、《坤》、《彖传》及《小象》后,则又汝楳之新意。割裂颠倒,殊属师心。又王弼本虽移传附经,尚有“彖曰”、“象曰”、“文言曰”字,以存识别。汝楳并此而去之,使经传混淆,茫然莫辨,尤为治丝而棼。其每卦之中皆以卦变立论,亦未免偏主一隅。然其说推阐详明,於比应乘承之理,盈虚消长之机,皆有所发挥,不同穿凿。於宋人《易》说之中,犹为明白笃实。《易雅》一卷,总释名义,略如《尔雅》之释《诗》,故名曰“雅”。其目曰《通释》,曰《书释》,曰《学释》,曰《情释》,曰《位释》,曰《象释》,曰《辞释》,曰《变释》,曰《占释》,曰《卦变释》,曰《爻变释》,曰《得失释》,曰《八卦释》,曰《六爻释》,曰《阴阳释》,曰《太极名义释》,曰《象数体用释》,曰《图书释》,凡十八篇。其论图书曰:“《易》有衍数,有积数。自五衍而为五十者,衍数也。自一二三四五积而为五十五者,积数也。图书二数,皆积数之俦,不可以与於揲蓍也。故舍图书之名而论二数,则自有妙理。强二数以图书之名,则於经无据。”可谓善於解纷矣。《筮宗》一卷,朱彝尊《经义考》作三卷,盖是书原本题《释本》第一、《述筮》第二、《先传考》第三,彝尊以一篇为一卷也。其推明大衍之数,颇为明白。於诸家旧说,一一条辨,亦具有考订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民國)北川縣志八卷首一卷 大淸光緖十五年歲次己丑時憲書一卷 中國基本教育談一卷 長洲縣志三十四卷首一卷 李襲侯遺集八卷 小萬卷齋文稿二十四卷詩稿三十二卷詩續稿十二卷詩遺稿一卷經進稿四卷 蘟蒔山莊遺箸四種 傅子一卷 大唐郊祀錄十卷 聞音室詩集四卷遺文附刻一卷 光緒二十八年壬寅補行二十六年庚子二十七年辛丑恩正併科浙江鄉試卷一卷 適安藏拙餘藳二卷 淮南子二十八卷 水陸攻守戰畧祕書(水陸戰守攻畧方術祕書)七種 韓詩內傳徵四卷補遺一卷 虞陽旌表姓氏錄五卷 漢書注校補五十六卷 晚邨先生家訓真蹟五卷 三楚新錄一卷 萬曆五年會試錄一卷 巢經巢全集十八種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二卷 武林西湖高僧事畧一卷續武林西湖高僧事畧一卷 洺水小集一卷 同治十二年癸酉科浙江鄉試硃卷一卷 重校刻藝林古今文法碎玉集二卷 才鬼記 秋水堂遺集六卷 就正錄一卷 廣陵儲王趙宋景蔣曾桑朱宗列傳(廣陵十先生傳)一卷 鄂故叢書 小學紺珠十卷 小瓶華齋詩集八卷 霞外攟屑十卷 沈隱侯集四卷 竹坡老人詩話(竹坡詩話)一卷 六書類纂九卷 野杭尺牘二卷 花燭詩一卷 陰何詩集 二郎神鎖齊天大聖雜劇一卷 東坡禅喜集十四卷 虞東學詩十二卷首一卷 守山閣賸稿一卷 文錄二十卷 壽寧縣一卷 松軒講義一卷 瑜伽師地論一百卷 漢官典職儀式選用一卷 映雪齋詩一卷 推春秋日食法不分卷 唐司空曙詩集七卷 太玄宋氏注一卷 隨巢子 清源寳卷二卷 [嘉慶]雲霄廳志二十卷附錄一卷 [浙江義烏]崇儒金氏宗譜□卷 新刻臨川王介甫先生文集一百卷、目錄二卷 神相鐵關刀四卷 樸溪先生奏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