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欒城集》 |
| 书名 | 栾城集 |
| 作者 | 蘇轍 |
| 版本 | |
| 分类 | 集部>別集類>北宋建隆至靖康類 |
| 下落 |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
| 内容 | 宋蘇轍撰。 明嘉靖辛丑刊本。 明蜀中活字本。 道光壬辰眉州新刊本。 拜經樓有插花山馬氏舊抄本。 宋刊殘本《欒城集》,半頁十一行,行十八字。《前集》存八卷,《后集》存十三卷。在吳門黃氏。 天祿又有元板《欒城四集》,合八十四卷,與《王狀元注東坡詩》一律。并有文徵明“梅溪精舍”、“玉蘭堂”二印,紙墨之善相等。蓋二蘇同刊之本。 《天祿目》載《欒城集》、《后集》、《三集》宋刊本,凡八十四卷,無《應詔集》。其曾孫云:“《欒城公集》刊行者,建安本頗多缺謬,在麻沙者尤甚,蜀本舛誤亦不免。今以家藏舊本并第三集,合為八十四卷,皆曾祖自編類者。謹與同官即兒輩校讎,刊板于筠之公孥。”紀年為淳熙己亥。己亥為孝宗淳熙六年。列校官倪思、鄧光閭、邱泳銜名。 又轍四世孫森《跋》云:“《先文定公集》,先君吏部淳熙己亥守云陽日命工刊之。森無所肖似,濫承人乏,到官之初,重念先人所刊家集板歲舊浸滅,撙節浮費一新之。”紀年為甯宗開禧三年丁卯,距詡鋟板時歷二十九載。父授于前,子繼于后,宜其毫發無遺,為宋刊斯集之冠。且祖孫五世,三治筠陽,俾板刊常新,此中亦有天幸。觀詡、森書《跋》之字,家法猶存,亦可稱象賢矣。 |
| 说明 | 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
| 影印 | 检索其他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