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
书名《漢書》
书名 汉书
作者班固
版本
分类史部>正史類
下落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内容 漢班固撰,其妹昭續成之。唐顏師古注。 南監,嘉靖九年,張邦奇、江汝璧校刊。 北監本。 殿本。 汲古閣本無三劉說,與明汪文盛刊本并善。 歐陽鐸本。 田汝成重刊歐陽本。 明德藩最樂軒本。 嘉靖已酉,福建按察周采、提學副使周珫、柯喬等同校刊本,即修汪本耳。 鷺洲書院大字本,始刊于南宋,畢工于元至正間。半頁八行,行大字十六字,小字二十一,較景佑本尤爽目。 內府有宋景德刊本。 昭文張氏有宋元板二部。 宋湖提舉鹽茶司小字本,每半頁十四行,行二十七至二十九字不等。注行三十三至三十五字不等。避諱至“慎”字,蓋孝宗時刊本。 黃丕烈有宋景佑二年刊本,云以校汪、毛二本,多異。 吳騫有不全宋本《列傳》十四卷,每頁十六行,行十六字。 宋刊元修本,每頁二十行,行十九字,注二十五字至二十八字不等。板心注補刊年號。 元太平路新刊《漢書》,有太平路儒學教授孔文聲《跋》,云用板二千七百七十五,始大德乙巳仲夏,終十有二月二十四日。上二種,張金吾《書目》記。 北宋官刊《漢書》,始于淳化。后有景德元年刻本,景佑二年刻本,熙寧二年刻本。宋景文所據以校者,即景佑本也,其原刻至今猶有傳者。但景文校《漢書》,無意改之字。如有所疑,即云某當作某。豈料后人屢經傳刊,竟據以改字,是景文之罪人也。此本猶刊于北宋而改已多,惜哉。不然何有熙寧以后刊本,反與景文意合耶?卷中避“敬”、“殷”、“恒”等字外,尚有“貞”字系仁宗嫌名,“屬”字真宗嫌名,“煦”字系哲宗諱。此后,“植”、“慎”等字不復避。其為哲徽間刊本可知。宣和六年,國子監校刊《漢書》,疑即此本,然無跡可求。宋刊《漢書》,以此為中乘。尚有紹興六年刊本,當自檜以下矣。 此鐵樵朱筆記語,其前有一行云,蘇州汪氏有宋刊景佑本一百卷,另卷有宋本一百卷,補《溝洫》、《藝文志》。未審其記者即汪氏本否? 宋犖有百衲本歸季滄葦。近人桐鄉汪氏轉歸楊至堂。 袁漱六有宋慶元劉之問刊本,即殿板所從出。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貢舉考畧 越史略:3卷 曹娥江志:8卷,卷首1卷 高太史大全集:18卷 孝義無礙庵錄:1卷 終軍書:1卷 胡文忠公遺集:八十六卷, 目錄一卷 物理推原 登科錄:一卷 [乾隆]任邱縣志:12卷 不櫛吟續刻:3卷 算法統宗大全:12卷 周列士傳 經濟集:一卷 鐵沙壽芹錄 謝穀堂算學三種 熊氏遺集:殘存卷上文類 瀘谿縣志:[同治]:14卷,首1卷 小鷗波館詩鈔:10卷,詞鈔1卷 唐碑六十種:不分卷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1卷,續1卷 交通大學(上海部分)俄文圖書目錄 學治臆說:2卷,續說1卷,贅說1卷 達庵隨筆:1卷 毛詩天文考:一卷 頑潭詩話:2卷,補遺1卷,附錄1卷 契文舉例:2卷 守白詞:1卷,乙稿一卷 經義考:300卷,目錄2卷 元朝祕史:10卷,續集2卷 二十子零種二種 邯鄲縣志:[民國]:17卷,首1卷,末1卷 涵芬樓秘笈:10集,51種 泰西蠶事書:1卷 莊子哲學:1卷,莊子字義:1卷 兩般秋雨盦隨筆:8卷 路橋志略:6卷 倚晴樓記集:8種 56卷 黃庭遁甲緣身經:一卷 如意寶冊 附釋音春秋左傳注疏:60卷 新定九宮大成總目:不分卷 京津風土叢書 微雨春草書屋小草:4卷,附試帖 周易繫辭荀氏注:1卷 佩秋閣遺稿:4卷 續碑傳集:86卷 同里志:24卷卷首:1卷 四鎮三關志 栩園叢稿:初編5卷,二編5卷 雕龍扇寶卷:2卷 周慤慎公全集 夢錄亭會合詩:1卷,續編1卷 郭侍郎奏疏:12卷 梁溪漫志:十卷 物料價值則例:24卷 新編醉翁談錄:8卷 北征記:1卷 殷虛文字待問編:12卷 野獲編:三十卷,野獲編補遺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