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法式
书名《營造法式》
书名 营造法式
作者李誡
版本影宋抄本
分类史部>政書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通直郎管修蓋皇弟外第專一提舉修蓋班直諸軍營房等臣李誡奉聖旨編修 編修《營造法式》所准崇寧二年正月十九日敕,通直郎試將作少監提舉修置外學等李誡劄子奏,契勘熙寧中勅令將作監編修《營造法式》,至元祐六年方成書。准紹聖四年十一月二日敕,以元祐《營造法式》祗是料狀,别無變造,用材制度,其間工料太寬,關防無術,三省同奉聖旨差臣重别編修。臣考究經史羣書,并勒人匠逐一講説,編修海行《營造法式》,元符三年内成書,送所屬看詳,别無未盡,便遂具進呈。奉聖旨:依續準都省指揮,只録送在京官司。竊録上件法式係營造制度工限等,關防、功料,最爲要切,内外皆合通行。臣今欲乞用小字鏤版依海行敕令頒降。取進止。正月十八日三省同奉聖旨,依奏。 進新修營造法式序 臣聞止棟下字,《易》爲大壯之時;正位辨方,禮實太平之典。共工命於舜曰,大匠始于漢朝。各有司存,按爲功緒。況神畿之千里,加禁闕之九重。内財宫寢之宜,外定廟朝之次。蟬聯庶府,碁列百司。櫼櫨枅柱之相枝,規矩準繩之先治。五材並用,百堵皆興。惟時鳩僝之工,遂考翬飛之室。而斲輪之手,巧或失真;董役之官,才非兼技。不知以材而定分,乃或倍斗而取長。弊積因循,法疎檢察。非有治三宫之精識,豈能新一代之成規?温詔下頒,成書入奏。空靡歲月,無補涓塵。恭惟皇帝陛下仁儉生知,睿明天縱。淵静而百姓定,綱舉而衆目張。官得其人,事爲之制。丹楹刻桷,淫巧既除;菲食卑宫,淳風斯復。乃詔百工之事,更資千慮之愚。臣攷閲舊章,稽參衆智。功分三等,第爲精粗之(箸)〔差〕;役辨四時,用度長短之晷。以至木議剛柔,而理無不順;土評遠邇,而力易以供。類例相從,條章具在。研精覃思,顧述者之非工;按牒披圖,或將來之有補。通直郎管修蓋皇弟外第專一提舉修蓋班直諸軍營房等編修臣李誡謹昧死上 平江府今得紹聖《營造法式》舊本并《目録》、《看詳》,共一十四册。紹興十五年五月十一日校勘重刊,左文林郎平江府觀察推官陳綱校勘,寶文閣直學士右通奉大夫知平江軍府事提舉勸農使開國子食邑五百户王㬇重刊。 《營造法式》三十四卷,《目録》、《看詳》二卷,牧翁得之天水長公。圖樣界畫最爲難事。己丑春,予以四十千從牧翁購歸。牧翁又藏梁谿故家鏤本。庚寅冬,不戒於火,縹囊緗帙盡爲六丁取去,獨此本流傳人間,真希世之寶也。誡字明仲,所箸書有《續山海經》十卷、《古篆説文》十卷、《續同姓名録》二卷、《琵琶録》三卷、《馬經》三卷、《六博經》二卷,今俱失傳。附識此,以示藏書家互蒐討之。籛後人錢曾記。 《營造法式》自宋槧既佚,世間傳本絶稀。相傳吾邑錢氏述古堂有影宋鈔本,先祖觀察公求之二十年,卒未得見。庚辰歲,家月霄先生得影寫述古本于郡城陶氏五柳居,重價購歸,出以見示。以先祖想慕未見之書,一旦獲此眼福,欣喜過望,假歸,手自影寫圖像,界畫則畢仲愷高弟王君某任其事焉。自來政書考工之屬,能羅括衆識,博洽詳明,深悉夫飭材辨器之義者,無喻此書。陳振孫《直齊書録解題》以爲超越乎喻皓《木經》者也。謹案《四庫全書》本係浙江范懋柱天一閣所進,内缺三十一卷《木作制度圖樣》,賴有《永樂大典》所載以補其缺,則是書之罕覯益可徵也。至《看詳》内稱書凡三十六卷,而此本僅三十四卷,余所藏宋本《續談助》亦載是書卷數,與是本同,蓋自宋時巳合併矣。吾邑藏書家自明五川楊氏以來,遞有繼起,至汲古、述古爲極盛,百餘年來其風寖微。今得月霄之愛素好古,搜訪秘笈不遺餘力,儲蓄之富幾與錢、毛兩家抗衡。以蓉有同好,每得奇籍,必以相示,或假傳鈔,略無吝色,其嘉惠同志之雅,尤世俗所難。録竣,因書數語,以識欣感,而又以傷先祖之終不獲見也。道光元年辛巳夏六月,琴川張蓉鏡識於小瑯環福地,時年二十歲。 右琴川張君芙川所藏影宋槧李明仲《營造法式》三十四卷,《目録》、《看詳》二卷,繕寫工正,界畫細密,蓋倩名手從月霄先生借鈔者。道光戊子季冬,長洲褚逢椿題。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三流道里表不分卷 衍波詞錄一卷 本草萬方鍼線八卷 [乾隆]陽信縣志八卷首一卷 陶元暉中丞遺集續編一卷附錄一卷 晉書一百三十卷音義三卷附考證 十七史詳節二百七十三卷 芹山集不分卷附錄一卷 考工記二卷 廣輿圖二卷 道光十六年丙申恩科會試硃卷一卷 潛采堂書目四種 常談一卷 風倒梧桐記一卷 湛然居士文集十四卷 文選六十卷 雪坡小藁二卷 重刊增廣分門類林雜說十五卷 [湖南衡山]廖氏六修族譜□卷 師山先生文集九卷 出使英法日記一卷 文忠公年譜草稿一卷 六書分類十二卷 席氏讀說文記十五卷 格致古微五卷表一卷 京察滿漢司員履歷册不分卷(清光緒二十年) 馬上聯姻子弟書 英股地圖編號簿不分卷 太上洞神玄妙白猿真經一卷 易學啓蒙通釋二卷圖一卷 慈意方一卷慈義方一卷 浮玉山房時文鈔一卷 春秋胡傳三十卷 膳夫經手錄一卷 二家宮詞二卷 歐陽文忠公全集一百五十三卷(居士集五十卷外集二十五卷易童子問三卷外制集三卷内制集八卷表奏書啟四六集七卷奏議十八卷河東奉使奏草二卷河北奉使奏草二卷奏事錄一卷濮議四卷崇文總目敍釋一卷于役志一卷歸田錄二卷詩話一卷筆說一卷試筆一卷近體樂府三卷集古錄跋尾十卷書簡十卷)附錄五卷(或題六卷)附廬陵歐陽文忠公年譜一卷 藿隱詩草三卷 敬恕堂存稿不分卷自課不分卷 米襄陽遺集一卷海嶽名言一卷寶章待訪錄一卷硏史一卷 佛說咒小兒經一卷 拿破侖本紀四卷四十二章 [浙江東陽]安儒蔣氏元房房譜□卷 再造天十六回 太倉鄉先賢畫像不分卷 小學史斷二卷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解一卷 晚香堂詩不分卷 花萼吟傳奇二卷 字林 [湖南寧鄉]柳林胡氏五修族譜十三卷首二卷末三卷 蔣錫紳墓誌一卷附蔣劉氏(錫紳妻)墓誌一卷 倚紅樓詩草一卷 古文辭類纂七十四卷 慈悲道塲懺法(慈悲道塲梁皇懺法、慈悲梁皇寶懺、慈悲梁皇懺)十卷 [民國]穀城縣志稿十二卷首一卷 顏平原真跡四種墨跡 呂山人續集一卷 渤泥入貢記 東省鐵路本處載運搭客行李貨物章程一卷 蒙泉類博稿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