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同文集
书名《天下同文集》
书名 天下同文集
作者周南瑞
版本舊抄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元廬陵周南瑞敬輯;目録後有『隨所傳録陸續刊行』八字。闕卷十七、十八,卷三十一、三十四、三十五、四十一,凡六卷 唐劉夢得敘柳子厚之集曰:『文章與時高下。政龐而土裂,三光五嶽之氣分,大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後振。』作者概以爲知言。予獨嘗謂夢得之辭,則高矣美矣,以其時攷之,則未也。唐人盛時在貞觀、開元間,其時稱歐、虞、褚、薛,最後稱『燕許大手筆』,今其文可睹也。及貞元、元和來,以韓、柳著,比至德爲盛,而去混一之初,則有間矣。才未必皆福,福亦自掩其才,因使人思易,所謂吉人辭寡者,其福未易量也。此則所謂時也。吾取以敘周南瑞所刻《天下同文》,實甚宜。嗚呼!文章豈獨可以觀氣運,亦可以論人物。余每讀漢初論議、盛唐詞章及東京諸老文字,三千年間(渾)〔混〕一盛時,僅此耳。彼乍合暫聚者,其萎弱散碎,固不得與于斯也。然此盛時作者,如渾河厚嶽,不假風月爲狀,如偃松曲柏,不與花卉争妍。風氣開而文采盛,文采極而光景消。夢得之言之也,不自知盛者已及於極也。方今文治方張,混一之盛,又開闢所未嘗有,唐蓋不足爲盛。搢紳先生創自爲家,述各爲體,功德編摩,與詩書相表裏,下逮衢謡,亦各有烝民立極之學問。南瑞此編,又得之鉅公大筆,選精刻妙,則觀于此者,豈可以尋行數墨之心胸耳目爲足以領此哉?自《文選》來,唐稱《文粹》,宋稱《文鑑》,皆偉然成書。他日攷一代文章,當於此取焉。大德甲辰第一甲子日,廬陵劉將孫撰。 馬氏手跋曰:近代儲藏家惟葉文莊《菉竹堂書目》有此,亦止一册,可知五十卷之外,未必再有乙、丙諸集也。錢虞山編《列朝詩》以前甲爲冠,意本是選。余於癸未九月從汲古後人借抄,時朱竹垞先生寓吴,蓋三寄書懇之,始得一慰耳。原本缺十數紙,竟無從補完矣。花山馬思贊識。 《姚牧庵全集》已不可見,是集所載大半《中州文表》之漏者,較閲一過,爲喜而再識之。寒中。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孟子編年四卷 國朝詞綜補九卷 經濟教科書六編 郭侍郎集奏疏十二卷養知書屋文集二十八卷詩集十五卷 男科二卷 越縵堂駢體文四卷附散體文一卷 子書百家 大方廣佛華嚴經著述集要 習之先生文集二卷 編譯普通教育百科全書一百編目錄二卷 歷代史論二十二卷 明季稗史彙編二十七卷 古泉匯首集四卷元集十四卷亨集十四卷利集十八卷貞集十四卷 履園叢話二十四卷 荒書 擬進呈楊忠湣蚺蛇膽表忠記二卷三十六出 閑齋琴趣外篇六卷 癸亥北遊草 小萬卷齋文稿二十四卷經末一卷 [乾隆]安溪縣志十二卷首一卷 良貴錄四卷 南陽集六卷 古經天象攷十二卷圖説一卷 張子全書九種 易學啟蒙四卷周易本義十二卷 竹崦盦金石目錄五卷 藤蓋軒詩集二卷 明史紀事本末八十卷 竹垞文類二十六卷 重訂主客圖二卷 太乙舟文集八卷 字學舉隅一卷 新鋟異說五虎平西珍珠旗演義狄青前傳十四卷一百十二回 西畺交涉志要六卷 崇文總目五卷補遺一卷附錄一卷 史闕十四卷附錄一卷 [光緒]黃梅縣志四十卷首一卷 周莘仲廣文遺詩一卷 資治通鑑地理今釋十六卷 辨訛釋義錄十卷 三國志證聞三卷 司馬文正公集略三十一卷詩集七卷 前漢書一百卷 古經解彙函十六種 紀效新書十八卷 唐歐陽先生文集八卷 漢上消閑集十六卷附漢上消閑社主集九卷 墨子十六卷 大乘起信論一卷 瘟疫明辨四卷附方一卷 醫學識小錄不分卷 蠶務說略一卷 瓷學 仁山先生文集五卷附行狀一卷 漁洋書籍跋尾說鈴三卷 寶綸堂文鈔八卷 增補分部書法正傳不分卷 聿修堂醫學叢書六十九卷十三種 嘉樹山房集二十卷外集二卷 試律新語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