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集
书名《赤城集》
书名 赤城集
作者林表民
版本舊抄本
分类集部>總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林表民編 天台山至晉孫興公始傳,晉以前不知幾千年矣。何傳之晚也?自晉以來,歷宋、齊、梁、陳、隋、唐,天台人物見簡册,落落纔十數人。本朝始漸盛,南渡迄今,始益盛。而距晉亦且千年矣,又何盛之晚哉?得非發露之驟者盤鬱淺,韜晦之久者培養深,氣脈俟時數而轉旋,文獻由風化而薰灼,儻會至而機動,自有不容掩遏者邪?由今視之,履行者、勳業者、風節者、文學者,或旁睨其藩,或深入其奥,往往而不乏矣。而又官守者、寓游者,於此多瑰傑焉;紀興建者、寫光景者,於此多膏馥焉。今而往,不更洋洋乎哉?夫有所待而發者,時也,風化之所召也。有所萃而存者,書也,亦風化之所關也。初,康吉林君詠道類《天台集》,子逢吉續之,而詩之屬天台者無遺矣。篔窗陳公壽老修《赤城志》,逢吉又續之,而事之屬天台者無遺矣。獨記、序、書、傳、銘、誄、贊、頌之文,《天台集》不暇載,《赤城志》載不盡者,逢吉復分門會稡,并詩爲一,號《赤城集》,凡若干卷。而前後太守丁侯璹、沈侯塈爲鋟之梓,於是前所謂履行者、勳業者、風節者、文學者、官守者、寓游者、紀興建而寫光景者,一啟卷咸彰彰焉。蓋自有宇宙至晉,不知幾千年,自晉迄今,亦且千年,而天台人物之盛,纔得萃於此書。君子推本之,以爲是本朝風化之所召。台之大夫士讀是書,而知其故,必將慨然奮厲,期無負君師,以自昭於不朽,孰謂於風化無關乎?逢吉名表民。淳祐八年八月既望,朝散大夫新除直敷文閣江南西路轉運判官兼權隆興府吴子良序。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埃及近世史二十六章 揅經室集七集六十三卷 月日紀古十二卷 拜經堂叢書十種六十四卷 聖若望臬玻穆傳 湯頭歌訣一卷 史筌五卷首一卷 五洲地理志略三十六卷首一卷 詞致錄十六卷 南有吟亭詩草二卷 青霞館論畫絕句一百首一卷 漢律輯證六卷 李長吉集四卷外卷一卷 晚學齋集二十六卷 穆天子傳六卷 諸史拾遺五卷 牧令書十卷 永樂大典二萬二千八百七十七卷 正誼堂醫書九種 彙學讀本上集二卷下集二卷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二十一卷首二卷詩序二卷 周易十卷 貓苑二卷 樸庵四稿 再造天十六卷 群碧樓書目初編九卷 濯絳宧存稿一卷 毛詩音韻考四卷 鰲峰書院講學錄不分卷 歐陽南野先生文選五卷 新史奇觀演義全傳二十二回 十粒金丹四本 佛說尊勝大明王經 元遺山詩集箋注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說詩解頤二卷續一卷 新斠平津館叢書十集三十四種二百七十六卷 堅瓠集六十六卷 古今祕苑三十二卷 石笏齋詩鈔一卷 樂府詩集一百卷目錄二卷 湖蠶述四卷 幼學分年課程 [乾隆]柘城縣志十八卷首一卷 保商局試辦章程 [同治]畿輔通志三百卷首一卷 說文解字義證五十卷 四時氣候集解四卷 何淩漢書佛遺教經 幼科鐵鏡六卷 桐城軼事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總目四十卷 非洲遊記四卷 三松自訂年譜一卷 歸愚詩抄二十卷 亭林詩集五卷 切韻考外篇三卷 李養一先生文集二十四卷石經考一卷端溪研坑記一卷 水雷圖說 徐氏醫書六種 疑年錄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