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楊仲弘詩集
书名《翰林楊仲弘詩集》
书名 翰林杨仲弘诗集
作者楊載
版本舊抄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元楊載撰 大德閒,余始得浦城楊君弘詩,讀之恨不識其爲人。及至京師,與余定交,商論雅道,則未嘗不相與扺掌説也。皇慶初,仲弘與余同爲史官,會時有纂述事,每同舍下直已,而猶相與回翔留署,或至見月,月盡繼燭相語,刻苦澹泊,寒暑不易者唯余一二人耳。故其後余以御史府用筦南憲架閣,適海上;仲弘復登乙卯進士第,爲浮梁别駕。余遷江西,仲弘亦改宣城理官。相違十數年,相距數千里,迹雖如是,而心固猶數晨夕也。而仲弘竟未任宣城以卒。嗚呼慟哉!余嘗觀於風騷以降,漢、魏下至六朝,弊矣。唐初陳子昂輩乘元氣之會,卓然起而振之。開元、大曆之音,由是丕變,至晚宋又極矣。今天下同文而治平盛太之音,稱者絶少。於斯際也,方有望於仲弘也。天又不假之年,豈非命耶?蓋仲弘之天禀曠達,氣象宏朗,開口論議,直視千古。每大衆廣席,占紙命辭,敖睨横放,盡意所止。衆方拘拘,己獨坦坦,衆方紆餘,己獨馳駿馬之長坂,而無留行。故當時好之者雖多,而知之者絶少,要一代之桀作也。仲弘有子尚幼,其殘稿流落,未有能爲輯次者。友人杜君伯原自武夷命僕曰:『將就其平生所得詩,刻諸山中。』此誠知仲弘者,而杜君猥謂罄仲弘海内之交相好,又莫余若也,俾爲序之。用掇其梗概,著于篇端。致和元年六月一日,臨江范梈序。 翁原匯跋嘉靖丙申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玉海二百四卷附刻十三種 繡像馬潛龍走國全傳十二卷八十四回 兩漢金石記二十二卷 彙刻太倉舊志五種 欽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卷首一卷 正頤堂文集六卷詩集十六卷附編一卷 皇朝經世文編一百二十卷姓名總目二卷 戰國策三十三卷 禮記十卷 李義山詩文集詳注十一卷詩四卷文八卷 亦政堂重修宣和博古圖錄三十卷 六朝事跡編類十四卷 圓覺經略疏之鈔二十五卷 孟子要略五卷 羅鄂州小集六卷附錄一卷 韓集點勘四卷 古今碑帖考一卷 韓湘寶卷二卷 酉陽雜俎二十卷續集十卷 周莘仲廣文遺詩一卷 山曉閣古文全集三十二卷 三禮通釋二百八十卷 永樂南藏六千三百三十一卷續藏四百十卷 北齊書五十卷 古文觀止十二卷 郝文忠公陵川文集三十九卷附録一卷 船山詩草補遺六卷 助字辨略五卷 商城周氏家傳一卷 南海百詠一卷 啟蒙鑑略注解一卷 先天五老上帝演說消災解難免刦真經不分卷 六氣感證要義一卷 湖海樓叢書十二種 桐城吳先生尺牘五卷補遺一卷論兒書一卷 湖山類稿五卷水雲集一卷附録一卷 鹿邑梁大呂事略一卷梁群英事略一卷附黑水洋攷一卷 說文通檢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北東園筆錄初編六卷續編六卷三編六卷四編六卷 國朝小題文濬靈集六卷 重訂霍亂論四卷 重訂路史全本四十七卷 五朝詩鐸二十卷 編珠二卷 [康熙]上思州志四卷 國朝畫徵錄三卷明人附錄一卷續錄二卷 禹貢易知編十二卷 詞林逸響四卷 書經二十卷 書經講義會編十二卷 輿地廣記三十八卷 物理小識十二卷 梅邊笛譜二卷 讀易樓合刻 鳴鶴餘音一卷附錄一卷 雲樵詩箋四卷 [光緒丁酉科]湖北鄉試卷一卷 文昌廟樂章一卷 說鈴前集三十九種 芥子園畫譜大全二集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