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養先生文集
书名《蒙養先生文集》
书名 蒙养先生文集
作者張伯淳
版本舊抄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元張伯淳撰 至元庚辰間,文原侍先人側,獲識檇李張公師道。時江南達宦者多中州文獻故老,而南士祼將之餘,屏居林谷者,往往而在。交游中雅器重公,薦牘交馳,爲杭郡文學掾,遇事不然,不可撼以私,與上官不合去,薦者益知公可授以政。居浙東閩海憲幕,徵入,遂直詞林,陪講席,而文原以供奉忝司譔著,情義益欵洽,不以僚屬遇我也。自公至京師,友道日廣,酬接無少懈,暇則伸紙濡毫,作爲詞章,以應四方之求,時時爲文原誦之,蓋恥尚鉤棘,而舂容紆餘,鏗乎金石之交奏也。士論咸以斯文屬公,而公病矣。欈李故多文士,昔唐陸宣公爲學士,居中多所參決,時號内相。有論諫數十百篇,至今讀者尚挹其高風而興起。公受知聖主,蒙被顧問,敷對剴直,皆經國之要務,惜不果大用,而世以文字知公者,特緒餘耳。自古瑰傑之士,勳業不得表見,而僅以文字傳者,皆可惜也,而況不盡傳也。公之子采輯公遺稿若干篇,期以昭白于世,可謂賢也已。遺稿不特□詞林時所作,而文原云爾者,欲使後之人知公之大節如此夫。泰定三年八月哉生明,翰林侍講學士中奉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鄧文原序。 先公文穆在宋世,由童子科及第,逮事聖朝,復以詞臣錫封受爵,然不喜以藻翰自能。既殁無成藳,命男烱訪求遺逸,僅得若干篇,釐爲十卷,刊之右塾,使無忘前人之徽烈。其藏諸人,散于四方者未能兼收並録,則中心之深嗛也。至正□年正月望日,中議大夫河東宣慰副使致仕男采拜手謹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天廚禁臠三卷 有獲齋文集十卷 蜀漢本末三卷 植跋簡談 高給諫遺詩不分卷 河南布政司賦役全書一卷 湘綺樓詩鈔□卷 玉堂漫筆摘鈔一卷 新刊萬氏家傳幼科發揮(幼科發揮)二卷 漢碑范八卷 佛說較量一切佛剎功德經一卷 歷代貢舉志一卷 九連燈傳奇二卷 易外傳十八卷 江震兩邑圩目冊不分卷 萬國史記二十卷 寧國縣一卷 王隱晉書二卷 理學齋導言一卷附表一卷書目一卷 唐宋文選抄不分卷 道藏本道德經七種 大般湼槃經十三錄□□卷 中國電報例舉要一卷 阿難陀目佉尼訶離陀鄰尼經一卷 秋水閣詩集八卷雜著一卷首一卷 紀聽松菴竹鑪始末一卷 佛說一切流攝守因經一卷 易數鉤隱圖三卷遺論九事一卷 商子五卷 浮溪文粹十五卷附録一卷 北上偶錄三卷 古雪詩鈔一卷續鈔一卷詩餘一卷 名世編八卷 [安徽潛山]余氏宗譜二十二卷首二卷 歙縣金石志十四卷 百一三方解三卷 讀書社約一卷 杏花書屋詩稿二卷 寄寄山房公牘錄遺一卷 博異記一卷 洞天清錄一卷 辛亥四川路事紀畧一卷 敦復齋集八卷 續書譜十卷 太史升菴遺集 晦庵先生文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大全、文公先生朱子大全)一百卷目錄二卷 新校晉地理志一卷 筆算五卷 大定新編四卷 瑟譜六卷 穀山筆麈十八卷 [四川儀隴]吳氏家譜三卷 新編錄鬼簿二卷 唐五言六韻詩豫四卷 祁陽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喀什噶爾赴墨克道里記一卷 鄒陽書一卷 陳眉公訂正夢溪補筆談二卷 常州貧山教養院概況報告書 甲申日記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