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堂詩集
书名《秋堂詩集》
书名 秋堂诗集
作者柴望
版本舊抄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國史秋堂柴望撰 詩莫盛于唐,尚矣。唐之詩,蘇、許、陳、宋肇其源,高、岑、王、孟繼其流。嗣後纍纍迭出,争相軋勝,非不傑然,皆名家也。然言唐詩者,類以李、杜爲稱首,何哉?蓋天寶之間,國事顛覆,李白、少陵目擊時艱,激烈於心,而託之辭,直述興致,迫切情寔,其間雖出入馳驟於烟霞水月之趣,而愛君憂國,其所根抵者居多,是故上參天道,下植人紀,中扶世運,風雅以後不可少也。二家以後言詩者,吾惑焉。西崑香奩纎穠妖冶之音作,於是抽黄對白、掇花拾草者寖以昌焉。詩道於是乎亡矣。嗟乎!其孰知詩者哉?余讀宋紀柴國史詩集,而知詩道之有在也。公詩秉于忠義,而攄于危迫,摘詞琢句,動譜音律,雄豪超越,如天馬之驟空,潚酒清揚,如春花之映日,就其所造之深,直能卑視近代,而與唐之諸名家相上下矣。至其詩之所以至者,則又上揖李、杜之精英,而性情法度不啻自其胸中流出,蓋雖聲氣所種,各自爲家,而其志之所之,則皆出于時事之所激,而倫理之所關,固有曠世而相感者也。誠以宋之季,視唐之天寶爲逾危,而公之所遭逢,于嫠緯、黍離之思爲尤恫焉,宜其發之憤且惋也。然則公之詩豈可以淺視之哉?知公之詩者要當知公之心,則李白、少陵不是間矣。予過江鄉,訪公遺跡。公從姪季武出公集若干卷祈余敘。素蒙公高義,又嘉季武之請,因遂書之。公詩有《道州台衣集》、《詠史詩》、《凉州鼓吹》,在公生時已盛傳於世。兵燹日久,散逸不次,兹録其遺存者若此云。至正四年七月既望,襄陽陽仲弦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清涼山志十卷 古今釋疑十八卷 校刊目經大成三卷首一卷 適可集二卷 說文聲系十四卷 全唐詩九百卷目錄十二卷 唯識二十論述記四卷 周禮傳五卷翼傳二卷圖說二卷 辛亥西軍參言旅行指導計畫 六書正譌五卷 歷代紀元歌略 應試唐詩類釋十九卷 榆園叢刻 通書類聚尅擇大全□□卷 朔方備乘六十八卷首十二卷 秘殿珠林二十四卷 輿圖總論注釋不分卷 栽苎麻法略一卷 歷朝名媛尺牘二卷 吳地記一卷後集一卷 山東考古錄一卷 仲升自訂年譜一卷 脈經十卷 勸學篇 湘中草六卷 明大司馬盧公集十二卷首一卷 周易本義二卷 注解唐詩别裁集二十卷 差摩婆帝受記經一卷 考槃集三卷 紉香草堂詩集十卷試帖一卷詩餘一卷夏小正詩一卷 欽定四庫全書總目二百卷 圖註難經脈訣 使徒實跡志 唱道真言五卷 隸釋二十七卷隸續二十一卷 文史通義八卷校讎通義三卷 東里文集二十五卷别集三卷 營壘圖說一卷 刪註脈訣規正二卷 瀛環志略十卷 佛爲海龍王說法印經 劉海蟾玉洞金書一卷 欽定續通志六百四十卷 五曹算經五卷 抱潤軒文集十卷 蜀碧四卷附記一卷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一百二十卷 佛說無常三啟經 平定浙東紀略 繪圖繪芳錄八卷 崇祀錄一卷 王荆公集箋注 李長吉歌詩四卷詩外集一卷 國朝蘇州府長元吳三邑科第譜四卷 勸戒鴉片烟十二圖詞一卷 說文解字十五卷 卜筮正宗十四卷 屈原賦二十五篇 唱經堂聖人千案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