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峯集
书名《蓮峯集》
书名 莲峯集
作者史堯弼
版本文瀾閣傳抄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史堯弼撰 蜀士以文名者,皆獲傳於世,惟青衣史公堯弼唐英之文未傳。昔張丞相魏公一見公《洪範》等論,謂義理之學大類東坡,手其文示諸子姪,曰:『讀是則知爲文之道。』而况令天下學士欲拜下風而不得,寧不矚目於斯文也哉?比因編次公平日所著文,凡三十卷,刊出與衆共之,亦以備蜀士之闕文云。乾道丙戌八月既望,省齋言。 蓮峰先生史氏,諱堯弼,字唐英。童丱迥出不凡。紹興中,史唐英之名滿於搢紳間,天下知名士也。李巽巖以《南北六朝策》首送眉陽,蓮峰在第二,年甚少,其文尤該博,非幼學所能。兄弟三人,兄長諱克俊,歲辛酉四川類試第一人。蓮峰下第,束書游東南。時張魏公在潭,雅聞其名,欲一見之。蓮峰乃以古樂府、《洪範》等論贄之。魏公得其文示南軒,曰:『此東坡先生之學也。』留館於潭。明年,試湖南漕,蓮峰第一,南軒第二。蓮峰因以《文章正宗》示南軒,而嘗曰:『文章一小技耳。』蓋每開之以正大之學,引而不發也。是以南軒平生尊敬東坡先生,不忘蓮峰。歲丁丑,蓮峰偕其弟堯夫登第。弟卒,南軒以書相開勉,(其)〔具〕述中庸復性之理。是時南軒蓋年未二十也,其自得已如此,非蓮峰養正之功也哉?初,魏公謫於潭,禍不可測,蓮峰獨從之游。觀其所贄詩章,雖以戰守爲正,然其末未嘗不歸之愛民也。辛巳用兵,魏公復起,蓮峰亦登第,人爲之喜,蓮峰則曰:『魏公再用,勿用兵乃可,不然,必再敗。』未幾,果有符離之衂,人以爲知言。其議論據正,不隨世俯仰蓋如此,是豈誇張誕謾,苟以名勝相推激爲重者之比哉?清全總角侍先公,家青衣江上。蓮峰於先公爲同年進士,寓居棲禪寺時,以小舟過先公,率夜漏三十刻乃去。清全傍立拱侍,聽其言,猶河漢無極也。其文至多,皆散落不存,舊集漫漶。今蓮峰兄長之嫡孫師道取而再刻之,加以南軒少時一帖,併諸公所跋,附於其後,使人知南軒少年自得,乃蓮峰磨礲浸灌之力,可考不誣也。師道頃官蜀口,遭值用兵,亦主愛民之論,不貪苟進之功,狂童在傍,訖全其節。以是受知於制閫相公,擢守古戎。會鄰路有干戈之擾,亦不樂用兵以去,其尚蓮峰之家法也哉!嘉定癸酉年,家子任清全敘。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法華玄義釋籤四十卷 明朝紀事本末補編五卷 鄉寧縣志十五卷 春秋決事比一卷 春秋地名考不分卷 歲實消長辯一卷 道驛全書五種 禮記二十卷 圖註八十一難經辨真四卷圖註脈訣辨真四卷附脈訣附方一卷 余健光先生(祥輝)傳一卷遺箸一卷榮哀錄不分卷 桃源洞集□卷 湘潭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 尚書緯 翁文恭公軍機處日記不分卷(清光緒九年至十年) 新刻出相點板宵光劍二卷 [宣統]長武縣志十二卷 惜抱軒書録四卷 弔伐錄二卷 東省養蠶成法一卷授時分收圖一卷 跌打損傷妙藥方 劉先生道護錄一卷 同治十年辛未科會試硃卷一卷 文字說解疑辯不分卷 古樂義十二卷 琴操二卷 奇門遁甲啓悟一卷 樂我齋琴譜一卷 [安徽南陵]陶氏宗譜二卷 墻東類稿二十卷 嘉慶十九年甲戌科會試硃卷一卷 讀史綱要一卷附王戇思先生傳一卷 書畫題跋記十二卷續記十二卷 般舟三昧經三卷 [浙江浦江]深溪義門王氏宗譜文集十四卷系圖三卷行第十二卷 瀟湘錄 通典二百卷 九峰采蘭記一卷 蜀中古刻補編一卷古陶稽證錄一卷唐善業泥造像拓本題咏一卷 伊江筆録二卷 鶴山長短句一卷 貧士傳 萬振聲先生六旬壽言不分卷 中波文化協會第一屆年會特刊 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 句股中西集解一卷 酒令一卷 淮海集一冊 鬰輪袍一卷 后山詩十二卷 周易參同契分章註三卷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一卷 放翁逸藁二卷 遺山樂府一卷 [道光]高安縣志二十二卷首一卷 唐才子傳十卷 新選兵機要訣百款 東萊先生詩集(東萊詩集、紫薇集)二十卷 唐陸宣公(贄)年譜一卷 篆匯十集不分卷 新政真銓六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