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朱先生感興詩注
书名《文公朱先生感興詩注》
书名 文公朱先生感兴诗注
作者朱熹
版本東洋刊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門人蔡模學 古今之書,惟詩入人最易,感人最深。三百篇之後,非無能詩者,不過咏物陶情,舒其蕭散閒雅之趣而已。獨朱子奮然千有餘載之後,不徒以詩爲詩,而以理爲詩,齋居之《感興》是也。蓋以理義之奥難明,詩章之言易曉。難明者,難入而難感;易曉者,易入而易感。朱子切於教人,故特因人之易入易感者,以發其所難入難感者耳。今誦其詩,包羅衆理,總括萬變,排闢異端,又皆正其本而探其原。模之不敏,總角常侍先君讀之,優游諷咏之久,不覺手舞足蹈之意,然亦懵然未曉其爲何説也。先君間因其憤悱而啟發之,似有所見。近因弟抗試邑樵川,寄示瓜山潘丈箋本。積日吟誦,猶或恨其箋註之間,若有未盡者,隨筆抄記,不覺成帙,用以求正於有道,正温公所謂揚子作《玄》本以明《易》,非敢别爲一書,以與《易》競之意也。同志之士,其亦有以識予之心者乎哉?嘉熙丁酉仲春望日,模書。 概居遊武夷,常誦《櫂歌》,見其辭意高遠,超絶塵俗,而未得其要領。近獲承教懼齋陳先生,蒙出示旨義,有契於心,乃知九曲寓意,直與《感興》二十篇相爲表裏,誠學者入道之一助,不敢私己,敬刊以續《感興詩解》之後,與同志共之。時大德甲辰仲春,武夷劉概謹跋。 日本天瀑跋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潛研堂文集五十卷 儲遯菴文集十二卷 唐楚州使院石柱題名記跋一卷 遂初堂詩集十六卷文集二十卷別集四卷 留爪集不分卷 潛園總集 西堂全集 習苦齋古文四卷 養一齋文集二十卷 新安先集二十卷 延綠草堂賦稿一卷 浣松軒詩集六卷賦稿一卷首一卷 海虞藝文志六卷 彭文敬公集五種 曲園四書文一卷 天真閣集五十四卷外集六卷 竹里詩萃十六卷 三魚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錄一卷 樊榭山房文集八卷 陳忠裕公全集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自著年譜三卷 耨雲軒詩鈔四卷 枕善堂雜著二卷詩鈔二卷尺牘一隅二十卷 秋坪詩鈔五卷 定盦文集補編四卷 李衛公文集二十卷別集十卷外集四卷補遺一卷 榕園吟槀十卷 漢魏六朝名家集初刻四十一種 南野堂全集三種 陶淵明文集十卷 船山遺書五十八種 陶淵明文集十卷 樊南文集詳註八卷 餐花室詩稿十卷詩餘一卷 畿輔河道水利叢書 小雲廬吟稿七卷 嶺南集八卷 惲子居文鈔四卷 宋詩鈔初集八十四種 趙文敏公松雪齋全集十卷外集一卷續集一卷 為政忠告四卷 文林綺繡五種五十九卷 鶴天鯨海焚餘稿六卷 犢山文稿不分卷 羅鄂州小集六卷 王臨川文集四卷 六朝文絜四卷 養素居詩初編一卷二編一卷 哀生閣初稿四卷續稿三卷 唐陸宣公集二十二卷首一卷增輯一卷附錄一卷 淮海集十七卷後集二卷詞一卷補遺一卷續補遺一卷 未灰齋文集八卷外集一卷 國朝名人書札二卷國朝名人小簡二卷厯代名人書札二卷 木雞書屋文鈔四卷二集六卷三集八卷四集六卷五集六卷 陶淵明詩一卷雜文一卷 悔餘庵集三種 續二十五子彙函 東萊先生古文關鍵二卷 王寬甫全集九種附刊六種 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三卷集外詩箋注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