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澹庵先生文集
书名《胡澹庵先生文集》
书名 胡澹庵先生文集
作者胡铨
版本精抄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胡銓撰 故澹菴先生資政殿學士忠簡胡公,中興人物未能或之雙也。紹興戊午,高宗皇帝以顯仁皇太后駕未返,不得已以大事小,屈尊和戎。先生上書力争,至乞斬宰相,在廷大驚。金敵聞之,募其書千金,三日得之,君臣奪氣,知中國有人。奉皇太后以歸,自是敵騎不南者三十年。昔魯仲連不肯帝秦,秦軍聞之卻五十里,後人疑之,以爲説士之夸辭。以今揆古,古爲夸矣;以今觀今,今亦夸乎?信所見,疑所聞,古今一也。吾宋之安疆,不以百萬之師,而以先生之一言,後之人聞之者,焉知不若今之人聞仲連之事者乎?亦以爲夸,未可知也。若今之人親見先生之事,則誰以爲夸者?今事之夸與否,可信與否,不較也,使後之人無所疑於古之人者,先生(于)〔歟〕。今不信古,〔古〕奚病焉?後不信今,必當有時而無不信者。逢其時,思其人。嗚呼!先生之功,其遠矣乎!先生之文,肖其爲人。其議論閎以挺,其記序古以則,其代言典而實,其書事約而悉。其爲詩,蓋自抵斥時宰,謫置嶺海,愁狖酸骨,饑烏血牙,風呻雨喟,濤謫波詭,有非人間世之所甚耐者,宜養於心,而反昌於詩,視李、杜夜郎、夔子之音,益加恢奇云。至於騷辭,涵茫嶄崒,鉥劌刻羅,扶天之幽,洩神之祕,(稿瘐)〔槁瘦〕而不瘁,恫愀而不懟,自宋玉而下不論也,靈均以來一人而已。夫是數者,得其一猶足以行於今而傳于後,而況萃其百者乎?何其盛也!先生既没後二十年,其子澥與其族子涣、族孫祕裒集先生之詩文七十卷,目曰《澹菴文集》,欲刻版以傳,貧未能也。之官中都,舟過池陽,太守蔡侯必勝相見,因問家集,慨然請其書刻之,命郡文學周南、董振之、學録何巨源校讐之。未就而蔡侯移官山陽,雷侯孝友、顔侯棫踵成之。嗟乎!先生之功,被于中國,名震于敵國,文範於學者。學者得其片言半簡,猶寶之師之,求見其書之全,何可得也?今三侯獨能刻而傳之,以惠學者。夫先生此集,爲之百年而始成,使學者得之,今乃一日而盡見,三侯之用心,可不謂之賢矣哉?而蔡侯首發其端,可不謂尤賢矣哉?萬里嘗學於先生者,先生之言曰:『道六經,而文未必六經者有之矣;道不六經,而文必六經者無之。』先生之文,其所自出,蓋淵矣乎,而萬里何足以知之?先生廬陵薌城人,諱銓,字邦衡,澹菴其自號也。若其世系、歷官、行事,則丞相益國周公書之於神道碑云。慶元五年己未八月二十八日,通議大夫寶文閣待制學士致仕門人楊萬里序。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習是編:上卷14,下卷12 大隱居士集:2卷 年譜 太倉縣圖書館書目:10卷 問山亭主人遺詩正集:一卷,續集一卷,補集一卷,附錄一卷 唐風集:3卷,補遺1卷 高平縣志:22卷, 卷末 : 1卷, 卷首 : 1卷 從政雜錄:1卷 皇朝經世文編:一百二十卷 白喉治法摘要 禮記熊皇異同:1卷 唐宋石經考:一卷 古文辞類纂:74卷 漱泉山館詩鈔:2卷 嵩厓尊生全書:15卷 何休注訓論語述:1卷 少室山房筆叢 新編繪圖改良灘曲還金釵全本:1卷 高太史大全集:18卷 高忠憲公詩集:8卷 安次縣舊志四種合刊 鳳臺縣續志:[光緒]:4卷首 1卷 籌蒙芻議:2卷 佛說寶藏神大明曼拏羅儀軌經:二卷 匡謬正俗:8卷 賦話:10卷 書學 信陽詩鈔;12卷 張子語録:2卷 元始洞真慈善孝子報恩成道:一卷 桃園大工輯略 大清搢紳全書,光緒甲午年冬季 海秋詩集:26卷 正覺樓叢刻:30種 中樞備覽:[清咸豐九年至光緒]:2卷 草字彚:12卷 選詩句圖:1卷 爾雅施氏音:一卷 水利學 殷契粹編考釋 畫訣:1卷 史地調查:2卷 杜臆:10卷 伊墨卿先生自書詩冊:不分卷 松陵集:10卷 無名氏雙鈎篆書五種 趙恭毅公剩稿:八卷 中庸時習錄:二卷 古籀拾遺:3卷 玉牒初草:2卷 昨非菴日纂:20卷 直省鄉墨清醇:[道光甲辰恩科] 孟子字義疏證 學仕遺規:4卷,補4卷 高州府志:[道光]:16卷 甲骨文字理惑 冰蠶詞:1卷 安徽叢書:1至6期 黔雅:5卷 長恨歌傳: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