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川歸來集
书名《蘆川歸來集》
书名 芦川归来集
作者張元榦
版本文瀾閣傳抄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張元幹撰 士君子處世,不以富貴貧賤累其心者,其所養可知也。所養既厚,則所言者必勁正清峭,而無輕懦衰憊之氣。前哲之士以文詞鳴者,此也。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之知言,自其所養者充之也。韓子曰:『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韓子所學獨以孟子之傳得其宗者,蓋謂是也。故『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孟子之書,可與風雅並傳。而『汗瀾卓焯,奫沄澄深』,李氏之以『大振頽風』序韓文,後之學者蔑以加于此矣。蘆川老隱之爲文也,蓋得江西師友之傳,其氣之所養,實與孟、韓同一本也。自其爲太學生也,嘗裒其亡友康慤生詩帖,軸而藏之,則公之氣概固已蜚揚於學校中矣。及其仕於朝也,又以幽巖尊師一節,直述其忠厚悃愊之誠。公之孝友性成,皆是氣之所形見也。宣和諸公或言其近作,殊有老成之風,無復少年書生之氣,或言其平昔絶俗之文,今又見高世之行,是猶未覩其全集也。公以强仕之年,遂掛冠之請,兹蓋不以富貴貧賤累其心者,所養者大,所言者真,表裏相符,聲實相應,夫豈嘲風咏月者所可同日語?宜乎近世名公勉其孫以文集行於世,欲以見公之大節也。即公之文,驗公之行,其作也古,其傳也宜。噩里人也,敬慕三張之聲價久矣。館寓家塾,(後)〔復〕得斂袵以受教於公之文集,凡裒集書、啟、古詩、律詩、贊、序等作,共十五卷,《幽巖尊祖録》一卷附于其後,《樂府》二卷見于别集,於是乎有攷焉。公諱元幹,字仲宗,任將作少監,年方四十一已致仕,後贈正議大夫。邑人曾噩序。 無名氏序曰:少監張公,早歲問道於了齋先生,學詩於東湖居士,凡所游從,皆名公勝流。年未强仕,掛神武冠,徜徉泉石,浮湛詩酒,又喜作長短句,其憂國愛君之心,憤世嫉邪之氣,間寓於歌詠。紹興議和,今端明胡公銓上書請劒,欲斬議者,得罪權臣,竄謪嶺海。平生親黨避嫌畏禍,唯恐去之不速。公作長短句送之,微而顯,哀而不傷,深得三百篇諷刺之義,非若後世靡麗之詞,狎邪之語,適足勸淫,不可以訓。公博覽羣書,尤好韓集、杜詩,手之不釋,故文詞雅健,氣格豪邁,有唐人風。公之子靖裒公長短句篇屬爲序。余晚出,恨不及見前輩,然誦公詩文久矣。竊載名于右,因請以送别之詞冠諸篇首,庶幾後之人嘗鼎一臠,知公此詞不爲無補于世,又豈與柳、晏輩争衡哉?公諱元幹,字仲宗,自號蘆川居士云。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龔定盦全集 山東省收支各款源流考:不分卷 端虛勉一居文集:3卷 初月樓論書隨筆 1卷 古文緒論 1卷 老子故:2卷 馬湖府志:[嘉靖]:7卷 小書巢詩課偶存:4卷,續存6卷,賦課存稿1卷 荷澤縣志:二十卷 孤忠錄:二卷,附誄文一卷 興仁縣志:15卷 莊子因:6卷,首1卷 海藻:28卷,補遺1卷 籌議臺灣事宜奏摺:1卷 從化縣志新志:[雍正]:5卷 甘泉縣續志:[民國]:29卷,首1卷 大清搢紳全書(光緒癸未冬季):不分卷 沉吟樓詩選:不分卷,廣陽詩集二卷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現存清代實錄總目 潛齋詞:一卷 詩經補注:十卷 正誼堂續集:八卷 洄溪道情:1卷 顧鳳翔遺集:1卷 別國洞冥記:4卷 讀書紀數略:54卷 史傳文選 運規約指:三卷 宋王忠文公文集:50卷 三綱制服尊尊述義:卷上 石門鎮至杭州府仁塘棲和縣鎮大營道里圖 宋元學案:100卷,卷首1卷 研幾圖:一卷 三通考輯要:3種76卷 竹山堂聯語:1卷 紅豆村人詩稿:14卷 鄭節度殘唐再創 漢石例:6卷 鹿邑縣志:[光緒]:16卷,首1卷 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應驗經:一卷 清尊錄:1卷 拾珥樓新繡像小說鴛鴦鍼:4卷 唐賈浪仙長江集:十卷 祠山志:10卷,首1卷 唐陸宣公集:22卷 鐵花山館詩稿:5種 詩瀋:20卷 新昌胡氏問影樓藏書目錄:初編2卷,續編2卷 憑山閣新輯尺牘寫心集:4卷,二集:6卷 笑林:1卷 青樓夢:64回 言錢別錄:2卷,補錄1卷 聊齋雜記 日本商標彙刻:不分卷 蕪湖縣志:[民國]:60卷 義禮紃解:13卷 倭奴遺事:一卷 韻詁:不分卷,附補遺 羅平縣誌:[民國]:6卷 太宗文皇帝聖訓:6卷 章譚合鈔:6卷 襄陽府志:26卷,附襄郡忠義錄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