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谿文集
书名《筠谿文集》
书名 筠溪文集
作者鍾芳
版本舊抄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連江李彌遜似之著 士大夫種學績文,孰不欲流傳於後?資稟有厚薄,用力有淺深,固不可誣,然須器度過人,則自應高勝,有非勤苦之所能强進者,此可與知者道爾。筠溪先生以父兄之賢,少有聲于太學。一夕,厠有同舍投環於梁間,公時年才十七八,略無懼意,亟解其繫,臥而枕于股上,親撫摩而嘘呵之。有後至者怪而問焉,徐語其故,馳報齋中,羣士競篝火而來,相與抱持而歸,竟全其生。即日名動京師,弱冠遂爲大觀三年上舍第一人,繼登科。其才固足以得此天報,亦昭昭矣。公之器度絶人遠甚,如許加以問學之懿,其發爲文章,顧豈淺見者所能及也?政和間,以南宫舍人使契丹,擢左史,用訐直貶。宣和末,知冀州,獨能堅壁以抗虜暴。靖康漕江東,平叛卒之變。入紹興,爲饒、吉二州。七年,復立左螭,尋掌書命。雄深之文,黼藻王度,四方傳誦之。論事封駮,皆人所難;又以力闢和議,益與時忤。遷户簉,匄外補,去國之際,猶拳拳以立國待夷狄之大計爲言,竟請祠以歸。隱福之連江西山,凡十六年,不復有仕宦意。哦詩自娱,筆力愈偉。居閒憂世,著議古數十篇,雖汎論古事,而皆關于當時利病,深切著明,有范太史《唐鑑》之遺風,乃心王室,惜乎用之之不盡也。迨今將一甲子,公之孫珏以郎曹典大藩,今居江西憲臺,方迎奉老親,而當寇攘驚危中,竭力不少顧避。琪以上舍魁決科,克繼大門,爲京口貳車,皆有時名,有以知公澤之未艾也。二孫以鑰游從之厚,出公遺文二十四卷求序。鑰晚進,何足以測識前輩所藴?以平日慕向之誠,幸託名於不腐,敢謹書之。公諱彌遜,字似之,晜仲六人,文字爲一門之盛。兄尚書彌大,弟太史彌正,俱負重望。筠谿則公自號云。嘉定四年閏月初吉,正奉大夫參知政事兼太子賓客樓鑰序。 先大父歷事宣和,蚤登兩省,而以直節不容,受知思陵,既列貳卿,而以權臣坐廢。蓋平生立朝之日常少,山林之□日常多。自弱冠魁多士,年三十既位柱史,流落中外,出入(纔期)〔讒惎〕,年五十始再爲史官,歷詞掖、版曹,僅閲兩歲,身已去國。方宣、政間,近倖欲致有時名者出其門,少屈身則立致顯要,及紹興力争和議,當國者啗以兩地,皆褰裳去,若將浼焉。所以白首丘園,終老不悔。夫先民之不朽者,有行有言,行事苟不盡見於時,則斯文必亦有述于後。大父既抱忠藎,鬱而不伸,至於遺稿復湮没無傳,實痛諸心。大父發藻儒林,即以文鳴其所居。官蓬省蘭臺,史職、詞垣皆著作之事。前後隱居數十年間,寒牕窮檐,青燈華髮,手不釋卷,閎博浩渺,所發益肆。烟林雪嶠,幅巾杖履,趣深理到,追軼風騷,意寄高遠,經淵史藪,據古鑒今,亂階治蹟,貫穿敷陳,忠誠洞見,積其所述,充篋溢笥。大父捐館之日,先君尚幼,遺墨散失,旋傳録于親友家,所輯文稿僅有二十四卷,其間脱誤居多。先君辛勤裒稡,粗成全書,將傳于後,力所未逮。珏繆承墜緒,始克鋟梓。大參攻媿先生,既光寵先世,親染序文,冠于篇端矣,其遺事之詳具見家傳。惟大父有行而不盡用,有言而不盡傳,撫卷追念,蓋有感焉。嘉定辛未孟夏既望,孫朝請大夫直寶謨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公事兼本路勸農提舉河渠公事珏謹書。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讀史方輿紀要序二卷 光緒十七年辛卯正科順天鄉試硃卷一卷 鐫玉茗堂批點殘唐五代史演義傳(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六卷六十回 春秋集傳十五卷 碧亮亮清秋月(碧亮亮)一枝 河防一覽十四卷 脈神章三卷 寶顏堂訂正老子解四卷 海岱會稿一卷 〔康熙〕定安縣志四卷 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一卷 漢上易傳叢說一卷 吾竹小藳一卷 闢邪錄三卷首一卷 觀齋集十六卷 尚書帝命驗一卷 增補齊省堂儒林外史六卷六十回 保闇詩集二卷 讀律室日記不分卷 荀子集解二十卷考證一卷 田家占候集覧一卷 蘇文忠公宦杭錄一卷 緝古算經 銀瓶徵一卷 東西二漢水辯 趙氏家譜不分卷 瓜棚避暑錄二卷 石鼓集聯不分卷 武備志二百四十卷 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 唐語林八卷 味檗齋遺筆一卷 鄭志三卷 聖學知統錄二卷翼錄二卷致知格物解二卷 蓬廬詩鈔二十二卷 洪範五行傳三卷 救世主耶穌基督行論之要畧傳 王鑒仿古山水畫冊不分卷 三禮通釋二百八十卷首一卷目録四卷 教理詳解三卷 名醫方論(古今名醫方論)四卷 蛾木齋詩存一卷文存一卷 刑書釋名一卷 授經圖二十卷 韓詩外傳十卷 舊雨集四卷 詹氏統宗世譜六卷 讀易舉要四卷 陰類聲說二册 火龍經三集二卷 瑯嬛記一卷 篤志齋春秋解二卷 十二先生詩宗集韻二十卷 南北史補志十四卷 增訂釋文虛字解六卷 野人閒話 碑跋一卷 佛說苦陰經一卷 靜佳龍尋稿一卷乙藳一卷 明董文敏行楷琵琶行真跡卷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