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黃先生大全詩注
书名《山谷黃先生大全詩注》
书名 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
作者黃庭堅
版本宋刊本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天社任淵註 六經所以載道而之後世,而詩者止乎禮義,道之所存也。周詩三百五篇,有其義而亡其辭者,六篇而已。大而天地日星之變,小而蟲鳥草木之化,嚴而君臣父子,别而夫婦男女,順而兄弟,羣而朋友,喜不至瀆,怨不至亂,諫不至訐,怒不至絶。此詩之大略也。古者登歌清廟,會盟諸侯,季子之所觀,鄭人之所賦,與夫士大夫交接之際,未有□此而能達者。孔子曰:『爲此詩者,其知道乎?』又曰:『不學詩,無以言。』蓋法之用於世如此。周衰,官失學廢,大雅不作久矣。由漢以來,詩道浸微,陵夷至于晉、宋、齊、梁之間,哇淫甚矣。曹、劉、沈、謝之詩,非不工也,如刻繒染縠,可施之貴介公子,而不可用之黎庶。陶淵明、韋蘇州之詩,寂寞枯槁,如叢蘭幽桂,可宜於山林,而不可置於朝廷之上。李太白、王摩詰之詩,如亂雲敷空,寒月照水,雖千變萬化,而及物之功亦少。孟郊、賈島之詩,酸寒儉陋,如蝦蠏蜆蛤,一啖□□,雖咀嚼終日而不能飽人。惟杜少陵之詩,出入古今,衣被天下,藹然有忠義之氣,後之作者,未有加焉。宋興二百年,文章之盛,追還三代,而以詩名世者,豫章黄庭堅魯直。其後學黄而不至者,後山陳師道無己。二(百)〔公〕之詩,皆本於老杜而不爲者也。其用事深密,雜以儒佛,虞初稗官之説,雋永鴻寶之書,牢籠漁獵,取諸左右。後生晚學,此祕未覩者,往往苦其難知。三江任君子淵博極羣書,尚友古人。暇日遂以二家詩爲之註解,且爲原本立意始末以曉學者,非若世之箋訓,但能標題出處而已也。既成,以授僕,所以言冠其首。予嘗患二家詩興高遠,讀之有不可曉者,得君之解,玩味累日,如夢而寤,如醉而醒,如痿人之獲起也,豈不快哉?雖然,論畫者可以形似,而捧心者難言;(間)〔聞〕絃者可以數知,而至音者難説。天下之理,涉於刑名度數者可傳(乎)〔也〕,其出於刑名度數之表者不可得而傳也。昔後山答秦少章云:『僕之詩,豫章之詩也。然僕所聞於豫章,願言其詳;豫章不以語僕,僕亦不能爲足下道也。』嗚呼!後山之言殆謂是耶!今子淵既以所得於二公者筆之於書矣,若乃精微要妙,如古所謂味外味者,雖使黄、陳復生,不能以相授。子淵尚得而言乎?學者宜自得之,可也。子淵名淵,嘗以文藝類試有司,爲四川第一,蓋今日之國士、天下士也。紹興鄱陽許尹敘。 案,此宋季閩中重刊紹興本,每葉二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小字雙行,行二十四字。宋諱自『惇』、『廓』以上皆缺避,蓋宋寧宗時刊本。許尹序爲山谷、後山詩注而作,紹興有紀元而無歲月,皆坊刻疏漏之証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字彙十二卷首一卷 粵雅堂叢書一百八十四種 劉警夫行述一卷 欽定詩經傳說彙纂二十一卷首二卷詩序二卷 歷朝詩約選九十二卷 殘唐五代史演義傳六卷六十回 集古名人草字彙 書目答問四卷附叢書目一卷别錄一卷姓名略一卷 新定三禮圖二十卷 吹網錄六卷 顏氏學記十卷 孝經衍義一百卷 春秋左傳三十卷 學案小識十四卷 錢錄十六卷 寒灰集二卷 坤輿撮要問答五卷 古微堂內集三卷外集七卷 載詠樓重鐫硃批孟子二卷 皇朝謚法考五卷續編一卷補編一卷 春秋四傳三十八卷提要一卷春秋二十國年表一卷諸國興廢說一卷 三合蒙古清文鑑三十一卷 皕宋樓藏書志一百二十卷續志四卷 原富七卷附斯密亞當傳中西年表 粵西金石畧十五卷 字典考證十二集 四書集註大全四十三卷 昌黎先生詩集注十一卷 八銘制藝 解深密經五卷 尺木堂綱鑑易知錄九十二卷明鑑易知錄十五卷 盾頭草一卷蓬轉草一卷符水公餘草一卷 [光緒]岐山縣志八卷 平妖傳八卷四十回 維摩詰所說經注八卷 大明會典二百二十八卷 論語古訓十卷附一卷 四書反身錄八卷 樂府詩集一百卷 御選唐宋文醇五十八卷 宋書一百卷 施案奇聞八卷九十七回 大生要旨五卷 禮記集解六十一卷尚書顧命解一卷 皇清經解一百九十卷正訛一卷 道德經四卷老子考異一卷 思古齋雙鉤漢碑篆額三卷 古文析義六卷 駁案彙編三十二卷續編四卷 書經六卷 靈巖山不分卷 形神相法四卷 比竹餘音四卷 養真文集二卷 涑水司馬氏源流集略八卷 注釋白眉故事十卷 切問齋文鈔三十卷 省香齋詩集六卷 新鐫玉茗堂批點按鑑參補南宋志傳十卷五十回楊家將傳十卷五十回 儀禮釋官九卷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