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豐先生元豐類藁
书名《南豐先生元豐類藁》
书名 南丰先生元丰类藁
作者曾鞏
版本明正統刊本,何義門校宋
分类集部>別集類
下落皕宋樓藏書志
内容 宋曾鞏撰 南豐先生以文章名天下久矣。異時齒髮壯,志氣鋭,其文章之慓鷙奔放,雄渾瓌偉,若三軍之朝氣,猛獸之抉怒,江湖之波濤,煙雲之姿狀,一何奇也。方是時,先生自負,要似劉向,不知韓愈爲何如爾。中閒久外徙,世頗謂偃蹇不偶,一時後生輩鋒出,先生泊如也。晚還朝廷,天下望用其學,而屬新官制,遂掌書命,於是更置百官,舊舍人無在者。已試,即入院,方除目填委,古紙肆書,初若不經意,午漏盡,授草院吏,上馬去。凡除郎御史數十人,所以本法意,原職守而爲之訓敕者,人人不同,咸有新趣,而衍裕雅重,自成一家。予時爲尚書郎,掌待制吏部,一日得盡觀,始知先生之學,雖老不衰,而大手筆自有人也。嗚呼!先生用未極其學已矣,要之名與天壤相弊不可誣也。客有得其新舊所著而裒録之者,余因書其篇首云。宋元豐八年季春三月朔日,中書舍人王震序。 僕嘗讀舍人王公所著《南豐先生文集序》,喜其有波濤烟雲、三軍朝氣之語,足以摹寫斯文之玅。及觀紫陽夫子序公家譜,甚恨世之知公者淺,而後未敢以前言爲可喜也。公先世亦魯人,常欲抽瓣香,修桑梓,敬而未能。大德壬寅春假守是邦,既拜公墓,又獲展拜祠下,摩挲石刻,知爲魁樞千峰陳公名筆,至品藻曾、蘇二公文,則獨以金精玉良許曾文之正。信乎曾文定之文價,至陳文定而後論定也。公餘進學宫諸生訪舊本,謂前邑令黄斗齋嘗綉諸梓,後以兵燬。夫以先生文獻之邦,而文竟無傳守,烏得辭其責?迺致書雲仍留耕公得所刻善本,亟捐俸,倡僚屬及寓公士友,協力鳩工,摹而新之。踰年而後成,其用心亦勤矣。後必有汲汲於它不務者,憫其勤而壽其傳,斯無負雪樓先生品題云。大德甲辰良月,東平丁思敬拜手書于卷尾。 鄒旦跋正統丁卯 姜洪重刊序正統十二年 何氏手跋曰:傳是樓宋本序文闕,每半頁十行,每行二十字。何椒丘云南豐《續稿》、《外集》南渡後散軼無傳。開禧閒,建昌郡守趙汝礪始得其書於先生族孫濰,缺誤頗多,乃與郡丞陳東合《續稿》、《外集》校定而删其僞者,因舊題定爲四十卷,繕寫以傳。元季又亡于兵火。國初惟《類稿》藏于祕閣,士大夫鮮得見之。永樂初李文毅公爲庶吉士,讀書秘閣,日記數篇,休沐日輒録之,今書坊所刻《南豐文粹》十卷是也。正統中,毘陵趙司業琬始得《類藳》全書,以畀宜興令鄒旦刻之,然字多譌舛,讀者病焉。成化中,南豐令楊參又取宜興本重刻于其縣,踵譌承謬,無能是正。太學生趙璽訪得舊本,悉力讐校,而未能盡善。予取《文粹》、《文鑑》諸書參校,乃稱可讀。《文鑑》載《雜識二首》,并《書魏鄭公傳後》,《類稿》無之,意必《續稿》所載也。
说明本栏目只提供馆藏线索,不代表本站有影印。
影印 检索其他古籍

本站百万册影印古籍、海量资料;切换到【影印古籍】栏目,或直接从上面的搜索框输入检索即可。

養畜篇三卷 殖雞祕法一卷 西國養蜂法一卷 荷蘭牧牛篇一卷 日本水產會章程一卷 養魚人工孵化衍一卷 肥料效用篇不分卷 農產製造學二卷 西國造糖法一卷 礦物學簡易敎科書二卷 礦物學敎科書不分卷 理科敎本化學(礦物編) 中學礦物敎科書 寶藏興焉十二卷 寶藏興焉十二卷 布盧特擬具礦章一卷礦律一卷附礦律釋義一卷通論一卷 礦石圖說 繪圖礦學考一卷 礦務叢鈔十二卷 礦學須知一卷 礦學須知一卷 求礦指南十卷附錄一卷 英國督責金屬礦工程規律不分卷 開礦器法十卷 礦學考質上編五卷下編五卷 礦學名目 礦務叢鈔十二種四十八卷 井礦工程三卷 井礦工程三卷 開煤要法十二卷 開煤要法十二卷 歷覽英國鐵廠記畧 煉鋼說一卷 煉金新編不分卷圖一卷 煉金新語不分卷附圖 練石編三卷附圖一卷 練石編三卷附圖一卷 煉鐵論一卷 煉銅要法四卷 煉錫要法一卷 煉鋅要法一卷 煉銀要法三卷 新譯煤礦圖說十二卷 探礦取金六卷續編一卷附編一卷 相地探金石法四卷 相地探金石法四卷 金工敎範不分卷 取濾火油法一卷 冶金錄三卷 冶金錄三卷 銀礦指南一卷圖一卷 銀礦指南一卷圖一卷 美國提煉煤油法 特報連輸馬土報告合纂 中國鐵道述畧不分卷 浮橋工程學五卷附卷 行軍造橋圖說一卷 修路說畧一卷 伏耳鑒廠管工章程一卷 工程致富論畧十三卷圖一卷